人民币时代是什么样的?

今年年初,我在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候机大厅看到一块广告牌,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YES,每个字母加了两行字。我明白E和S分别代表欧元和美元,于是我问同事Y是不是日元。他笑着说:“日元是一条水平线。这两条横线是人民币。”这三种货币的这种安排意味着什么?是戴高乐机场可以使用的货币吗?当然不是!因为人民币还没有实现国际兑换。

一位在我旁边等待另一架航班的中国同胞对我说:“欧洲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再过50年,世界货币的秩序将会是这样。人民币排名在欧元之前,是全球硬通货。”

从1978到2001,中国经济以年均9.4%的速度持续增长,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倍多。2000年,中国GDP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超过意大利,逼近英法,排名从1990年的世界10位上升到第六位。外贸总额达到4700多亿美元,从世界第16位上升到第6位。

如此快的发展速度,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望尘莫及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2年底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称,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超出此前预期,很可能保持在10到20年。

中国的全球直接投资信心指数这两年一直是全球前两名。400多家全球500强企业落户中国。中国吸引的外资总额也高于所有跨国公司在亚洲其他国家的投资总额。

美国的外资总量虽然位居世界第一,但投资速度却大打折扣。从前一年的3356亿美元大幅下降到去年的6543.8+0329亿美元。在排名第二的中国,外国投资正以平均每天近2亿美元的速度增加,估计这一趋势将保持20至20年。

经济实力决定货币地位。

美元、日元和欧元是世界上三大国际货币。这三大货币国际地位的确定,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二战让世界各国成为一片废墟,被称为“世界军火工厂”的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霸主。从此,美元确立了与黄金对等的地位,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结算工具。日本在六七十年代的经济奇迹,让日本的经济实力上升到世界第二。世界各国也开始囤积日元,日元成为继美元之后的又一主要国际支付手段。

从65438年到0989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只有56亿美元。从1994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到1999的5年间,我国外汇储备从212亿美元翻了一番,达到530多亿美元。截至2002年9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已达2586亿美元,外汇储备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日本。

国际清算银行2002年5月发布的季度报告首次介绍了中国外汇储备的使用情况。报道称,从1999到2000年,中国购买了800亿美元的美国债券。中国已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美国债券第二大持有者,其总量几乎是第三大持有者英国的两倍。朱镕基总理在一份报告中说,中国在国外投资的外汇每年赚取670亿美元的利息收入。按照年利率5%计算,需要本金6543.8+0300亿美元才能赚到这笔利息。

1955日本的GNP只有美国的6%。到1986,将超过英法西德之和,迫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无论是GDP增速、外资增速、对外贸易、外汇储备等增速,都比日本还要高。预计5年内,中国经济总量排名有望升至世界第四。

全球经济界一些权威商界人士曾乐观预测,中国经济实力将很快赶上日本人。中国的人民币很快就会成为世界货币,像30多年前的日元一样,成为国际贸易的结算手段。

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开始流行。

事实上,人民币现在已经走出国门。

10多年前,除了香港的一些商人,中国以外几乎没有人关心人民币。现在,人民币在中国周边国家已经被当成了美元,中国游客三五成群地花钱是常事。港媒称,人民币已占据蒙古国流通现金总量的很大比例。柬埔寨领导人鼓励人们使用人民币;尼泊尔甚至与中国政府签约,欢迎中国人直接带着人民币进入尼泊尔消费。在朝鲜、越南、缅甸和俄罗斯,人民币受到不同程度的欢迎。

世界杯期间,人民币在韩国已正式享受与美元、日元、欧元同等待遇,兑换成韩元可享受30%手续费优惠。而其他货币对韩元只享受10%手续费优惠。韩国外换银行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四种货币都是世界上重要的货币,其储备在韩国银行中名列前茅。”

除了中国经济发展强劲之外,人民币在周边地区的受欢迎还因为在亚洲金融风暴期间,中国政府保证人民币不贬值,在亚洲多国货币暴跌时起到了很大的稳定亚洲金融市场的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人民币的威望。这些国家的大小银行开始储备人民币,储备也在上升。人民币也以各种形式加速流入香港。10多年前,香港是我国外资的主要来源地,即“南水北调”(“水”在粤语中也有“资”、“产”的意思)。现在,“南水北调”成了香港报纸财经版的热门话题。

自由兑换需要时间。

人民币何时能与美元和日元并驾齐驱?《远东经济评论》的文章《人民币的日子》预言,中国入世五年后,中国人民的货币将属于世界人民,它将成为仅次于美元、日元和欧元的世界第四大货币。《人民币的日子》一文还说,上海可能会出现像日本“武士”国债一样的“熊猫”国债市场。亚洲各国央行将大量储备人民币,亚洲将出现“人民币圈”。

然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北京“两会”期间明确拒绝了日本和其他金融官员敦促人民币升值的要求,称今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保持人民币的稳定,而不是升值。在专家看来,日本人叫嚣“人民币应该升值”,简直就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为遏制日本经济发展而强行实施的“日元升值”的翻版——一旦人民币升值,中国商品的出口价格就会上升,不仅会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还会削弱中国商品占领世界市场的力量。

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必须在国内外金融市场按市场价格自由兑换。但是,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还需要一段时间。

首先,中国必须有一个强大而成熟的金融市场,以确保人民币汇率能够在稳定中自由浮动。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的运作远未成熟,证券市场的容量很小,相当多的企业市场自律能力很差。目前中国只有人民币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一旦人民币业务对外开放,大量国内资本必然转向外国投资者。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汇率的剧烈波动。

按照建立现代金融企业运作、规范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对接、将我国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造为现代大型国有控股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要求,这是人民币走向国际的必要条件。

从表面上看,人民币汇率是浮动汇率。但实际上,在外汇结算、外汇买卖中,汇率是由国有银行控制的,而不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汇率的实际经济表现影响不大。根据中国入世承诺,入世五年后,国内金融市场应对外资全面开放。在至少五年的调整期内,人民币汇率只能在政府管理范围内波动。中国政府的当务之急是改革汇率决定机制。中国政府可能会逐年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每日波动幅度。五年后全面放开,允许人民币币值随市场浮动,同时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的蒙代尔教授3月来到广州。曾预言人民币终将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之后的强势货币的“欧元之父”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开放自由兑换市场。”他还呼吁建立世界统一货币,称“首要条件是美国和欧盟愿意放弃在金融领域的霸权,联合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