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李的诉讼结果!法律探索的新执行线索
近日,澎湃新闻看到,微阅公司诉李公司一案,根据公告,于7月4日在四川省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在此之前,知名短视频账号“李自凯”停播近一年。在李停手之前,国内所有社交平台已经积累了超过6543.8+亿的粉丝,国外的视频网站也有超过6543.8+06万的粉丝,是一个合适的规模。在这场与微阅公司的激战中,双方都损失惨重。
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们各自的法律主体:
唯念公司-杭州唯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机构,以刘为大股东,其他大部分股东为投资机构。
李公司-四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大股东为威年公司,持股565,438+0%,李持股49%。为法定代表人兼执行董事,刘为监事。
2021 11 1,威年公司表示,提出其与李的股权方案及合作方式方向,并在股东同意的情况下,就相关股份安排及合作费用签订了协议方案。其曾多次与李就股权等权益问题进行沟通,但均无进展。这是媒体的一篇报道。从一些账户的所谓转述中,我们知道微阅公司以“股东知情权”向李自凯索要财务数据。而李则主张对方先违约,认为微年公司私自将李品牌的客户由四川文化变更为杭微年,属于违约行为,要求微年公司转回代其持有的1%股权。
让我们等待法院对这一争端作出裁决。
主播和MSN组织之间的那些纠纷:
与主播有关的一个案例:
2017,J实名注册账户,2019,与MCN某机构签订经纪合同。合作期间,双方* * *使用同一个账号,对应的短视频由J. MCN不定期登录账号查看粉丝数、留言等情况。2020年,双方解约。合同终止后,MCN机构修改账号密码和名称,删除账号内的原视频,上传公司旗下其他艺人的主播视频。J期间多次向平台申请变更手机号,但MCN不同意变更手机号,平台因此冻结涉案账号,导致双方产生纠纷。因此,MCN以享有账户所有权为由提起诉讼,要求J立即停止侵权行为;确认该帐号属于MCN组织。
广州互联网法院对本案的判决:
——驳回原告MCN组织的全部诉讼请求。法院的核心理由是,账号属于网络虚拟财产,具有人身属性。MCN组织基于其对直播账户的投资,享有账户中的财产利益,MCN组织与主播之间关于账户使用、收益分成、权利转让的约定应得到尊重,而MCN组织不享有所有权。驳回原告MCN组织的全部诉讼请求。说到虚拟财产,除了上述账户,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网络虚拟交易账户中的资金也属于账户主体的财产。虽然虚拟财产法院的执行并没有那么普及,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有力的案例。以下两种情况是:
1.福建法官谁执行Tik Tok的钱包:
这是一则法制新闻:福建将乐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发现,被执行人吴某从事网络直播卖货,可能在直播平台有收入来源。执行法官立即联系平台工作人员,协助法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钱包内的收入。日前,协助单位已将案件执行款65438+万元全额划转至法院账户代管账户,案件执行成功。
2.处决Tik Tok钱包的上海法官。
上海某传媒公司与网络名人周因服务合同纠纷对簿公堂。法院判决生效后,被执行人不履行判决,传媒公司无奈向青浦法院申请执行。执行法官认定,周拥有654.38+0.2万粉丝,是网络名人。他判断周某可能在直播平台有收入来源,立即通过平台官方客服联系法务部工作人员。经协调沟通,周某钱包内收入被冻结划拨,青浦法院依法向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平台)发送了《协助划拨存款通知书》、《执行裁定书》等材料。10 10月18日,平台将案件执行款500余万元全额转入法院账户托管账户,案件执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