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公司三季度业绩增长,产业链频频有百亿元订单。
最近光伏产业链频频接到百亿订单,主要集中在硅材料和硅片上。
隆众资讯光伏行业分析师文房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硅料产量完全够组件用,但硅片仍供不应求。但未来随着硅产量的不断释放,市场供需问题将得到缓解,硅的价格也将下调,整体产业链的利润分配有望得到调整。
多家公司三季度业绩增长。
数据显示,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来看,12家上市公司中,同比增幅最大的是变频环节的豫能科技。根据其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5亿元至2.8亿元,同比增长330%至382%。
豫能科技表示,2022年光伏行业持续向好,高景气度推动公司发展。报告期内,公司继续进行全球业务布局,不断深耕欧美市场。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公司微型逆变器、智能控制隔离开关等产品的下游客户订单充足,使得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
同样受益于下游订单充足的逆变器环节的上市公司禾迈,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4亿元至3.6亿元,同比增长65,438+083.59%至65,438+098.52%。公司表示,随着光伏逆变器技术的进步,光伏行业整体发展趋势良好,未来将继续布局全球营销网络,深耕美洲、欧洲、亚洲市场。
在行业的高景气下,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多家上市公司都实现了净利润的同比增长。在已披露三季度预告数据的12家光伏上市公司中,除上述两家逆变器公司外,硅片、电池组件、加工设备等各方面的上市公司也实现了业绩同比增长。如天合光能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20.3亿元至24.9亿元,同比增长75.85%至114.92%;TCL中央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49.3亿元至50.7亿元,同比增长78.53%至83.60%。
受益于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价格上涨,今年光伏行业各环节利润大幅增长。从环比数据来看,三季度多家光伏企业业绩增长强劲。
以宇能科技为例。公司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实现净利润3072万元和9808万元。预计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近一倍。
隆基绿色能源表示,报告期内,其硅片及组件对外销售同比增长,投资收益和汇兑收益大幅增加,实现了经营业绩的大幅增长。
硅材料龙头企业通威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654.38+04亿元至2654.38+08亿元,同比增长259.98%至266.75438+0%。公司预计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近30%,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将达100亿元。
对此,隆众信息光伏行业分析师文房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今年以来供需错配,上游硅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相关公司业绩表现突出,尤其是三季度以来。企业利润大幅增长。此外,在行业景气度的支撑下,下游硅片和电池组件也受益于价格上涨和产能释放的影响。
在方看来,光伏产业链利润并未成功传导,下游需求仍支撑硅料价格。如果硅片价格未能下降,行业整体利润仍会在硅料中积累。
产业链频频有百亿订单。
不仅前三季度表现突出,近期光伏产业链的高景气度也在持续,硅材料和晶圆公司连续签下大单。
10 6月18日,大全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内蒙古大全于近日与一家客户签订了《硅料采购合同》,合同约定一家客户预计于2023年至2027年向公司及内蒙古大全采购46200吨太阳能级原生多晶硅,根据最新PVInfoLink(10 6 650)
就在5天前,大全能源刚刚披露了又一笔大单。客户同意2022-2027年采购多晶硅15.53万吨,预计采购金额约470.56亿元。
9月29日晚间,梁爽节能连续发布两则公告,宣布与新特能源及其子公司、上海东希望能源签订多晶硅致密材料长期采购订单。
根据合同,2023年至2030年,梁爽能源将向新特能源及其子公司购买65,438+0.5万吨多晶硅;2022-2026年从上海东希望能源采购多晶硅6.68万吨。根据PVInfoLink(2022年9月28日)公布的最新多晶硅合约平均成交价格,两项采购合同总金额预计为656.9亿元。
这已经是梁爽节能今年第三笔硅材料的大订单。今年7月,梁爽节能分别与通威和新特能源签订22.25万吨和201.9万吨多晶硅材料采购协议,合同金额分别达到560亿元和584.7亿元。
对此,上海有色网光伏行业分析师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很多企业主要是担心硅料采购出现问题,签长单一般都是锁量不锁价。但硅市场要看今年底或明年初的抢装情况,今年底或明年初会出现过剩。未来将会出现高品质多晶硅依然供不应求,低品质产品过剩的格局。所以企业锁定上游的优质长单也是出于长远考虑。
不仅硅料市场火爆,硅片下游需求也很旺盛。6月10日,CNC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宏远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宏远新材料(徐州)有限公司与某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某新能源科技(台州)有限公司就单晶硅片销售事宜签订合同。预计2023-2024年销售金额62.04亿元(含税)。
同时,上述四方还就N型硅产品的销售签订了合同。2023年对方向子公司采购N型硅产品3亿片,2023年预计销售金额为365438+9200万元。
目前硅料供应充足,并有过剩。今年,60多万吨的产能将实现翻番,并陆续投产。年底产能超过654.38+20万吨,明年翻倍至240万吨。SEMI中国光伏标准委员会联席秘书长吕金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硅料90%的供应量都锁定在长单上,每个月只剩下不到1万吨用于零售。零售交易需求推高价格,也逐月推高长单定价。
不过,方也表示,第四季度需求强劲,但供应增加更多,预计硅料价格将从11下跌至65438+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