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全国80%外贸的四个省份密集出海抢单:明年的计划已经满了。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必须走出去!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获得不同的信息量,传递不同的信号。”

65438 2月8日,江苏省苏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表示,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苏州政府将组织投资人员和外贸企业包机赴法国、德国进行经贸合作。在200多人的包机团中,来自各市区的客商超过100人,外贸企业负责人超过100人,他们将分别开展招商引资、维护客户、争取订单等工作。6月165438+10月17日,苏州赴日包机经贸代表团获得10多亿元新订单和18亿美元投资意向。

苏州首航对日经贸包机

8日当天,浙江省金华市召开行前会,拓展市场,抢第一单。四天后,政府将带领企业赴印尼开拓市场。这是浙江省近日正式启动的“千家企业拓展市场抢订单”的一部分。在此之前,由浙江省商务厅等省直部门相关负责人和企业代表组成的团队于65438年2月4日上午驱车抵达浦东机场,开始了为期6天的德法之旅。

与此同时,宁波、嘉兴也相继行动起来,赴沙特、阿联酋、日本等地参展、招商。其中,宁波市分管外事和开放型经济的副市长李率团于2月6日对阿联酋、印度尼西亚和日本进行工作访问。浙江省为期半年的专项行动将覆盖1万多人。

除了江浙,广州、佛山、深圳等地的近百家外贸企业也纷纷乘坐商业包机抢单。作为内陆最强省份,2月5日,12,四川外贸企业商务包机在成都起航,30余家外贸企业负责人飞赴法国、德国、意大利进行为期9天的经贸推介活动。

将开启一波万人出海抢单潮,也将带动全国更多地区的企业加快“走出去”,提振抢单士气。

根据2022年前10个月的进出口数据,广东、江苏、浙江位列全国前三,排名全国第八的四川是内陆地区外贸最强省份。这四个省份进出口总值超过16万亿元,约占全国外贸总额的80%。

7月13日,江苏远洋“远成”轮从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801泊位起航新华社

岁月不等人

“国外圣诞节快到了,中国也会迎来元旦和春节。现在不出去,就要等明年春天了。”苏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难掩急切之情。为此,“这个欧洲代表团由商务局一把手带队,带着企业走审批和签证流程,帮助企业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通关。”如果企业自己走流程,可能会错过今年的最后一次。

苏州市商务局投资促进小组与外国公司进行了讨论。

“本来65438+2月是抢单旺季。这次只是去和客户谈明年的整体订单。”今晚将乘包机飞往欧洲的江苏长江纸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古力对第一财经表示,公司今年整体订单比较稳定,但在欧洲遇到老客户已经三年了,对工厂近几年新增加的设备和产品不太了解,一些疫情前刚下单的客户也是如此。为此,他们会带来大量样品,与客户面对面分享。“三个人三个箱子,两个箱子都是样品。”

与今年只剩最后一个月的急迫相比,压力大于订单持续收缩的趋势。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月30日发布的165438+数据显示,从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分类指数来看,核心订单指数下滑严重。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6.4%,比6月份下降1.7个百分点,连续第二个月下降。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7%,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

除了稳定老订单,古力此行的另一个目的是开拓新市场,与没有下单的新客户好好谈一谈。

宁波瑞曼克斯门窗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延东作为中国首架商务往返包机的成员之一,于65438年2月5日晚携带20公斤行李箱抵达阿联酋。这是他的第二次主动出击——今年7月,他携带近60公斤的样品去见新老客户,去了7个地点,见了7个客户,赢得了总额约200万欧元的订单,相当于一年订单的三分之一。

丁延东说,业务需要面对面的面试。“只要客户愿意告诉我深层次的需求,我肯定会和他一起改进流程。”这次在阿联酋,他还特意约了一位三年未见的老客户。以前经常下单的客户今年说暂时不用。他希望当面沟通清楚。

宁波康力特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林将于2月中旬前往沙特参加一个展览,她告诉第一财经,无论如何她必须出去。这是他们在疫情期间首次出国参展,也将是他们出海抢单的起点。在此之前,他们主要通过网上和代表参展商开拓市场。“面对面交流肯定更好。”

越来越开放

从商业包机到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的出境团体,海上抢单正在升级。

“海外地方政府和企业带队出海拓展市场不一样,对方还安排一把手洽谈接待。”苏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入境航班熔断机制的取消,国际航班越来越密集,再不需要包机,可以恢复正常,整个出境审批流程也会越来越顺畅。当然,如果某些国家或地方航班紧张,地方政府可以继续为企业提供包机服务。

宁波市商务局贸易促进处处长费建明对第一财经表示,“千家企业拓展市场抢单行动”是主动,也是形势所迫。一方面,受疫情反复、全球通胀、能源危机等突发因素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承压,国际需求整体萎缩。当地稳定外贸和外资的压力前所未有。今年不少外贸企业反映,海外需求下降,订单回落趋势明显,订单转移风险加大。外贸企业稳定订单、拓展市场的呼声日益迫切。另一方面,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调整,鼓励企业吸引外资、开展经贸洽谈的积极信号越来越强烈。

无论是包机还是跟团游,中国市场的大门将越开越大,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将加快。

古力表示,他们明年的出海抢单计划也排满了,北美、南美、亚洲、中东、欧洲的各大展会都会参加。“一年有六七次,比疫情前还多。”在“一带一路”和RCEP的利好政策下,他们将有意识地开拓相关市场,使出口布局更加多元化。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8.3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6%。今年7月进出口增速重回两位数后,这一数据连续小幅回落,后续出口压力不减。

随着疫情防控“新国十条”的推进,更多的企业加大了开拓市场的力度,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对第一财经表示,中国的外贸可能还是会比较明显。其中,随着市场的放开和内需的扩大,进口会恢复得更快。

魏建国建议,外贸企业应该主动“走出去”或者“请客户进来”。从今年6月5438+2月到明年一季度,全球大大小小的展销会都要积极参加。线下见面,对于外贸企业来说,摸清市场底线,客户心理,产品下一步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前11个月,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首次超过机电产品走势。因此,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应该做好拓展新市场的准备,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成员国。

除了稳定外贸、拓展市场,引进外资进入中国也是出海任务中的重中之重。

“人出去了,能顺利回来,就是开放最好的证明。”苏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走出去”行动也向国际客户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他们很快就会来中国,也欢迎他们明年春暖花开后来这里看看自己投资的项目和当地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