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期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我国市场开放的加快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外部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行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步升级。尤其是期货、证券等市场经济高级形态的风险行业,面临着更加残酷的竞争,其业绩排名往往多变。在近两年中国期货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业内关于期货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讨论很多,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在大同期货这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从地方小公司到全国性大公司,我深深感受到不同期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有不同的内容,同一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不同的时间点,其内涵和要求是不同的,企业的长期成功必须依靠不断更新的核心竞争力。虽然理论研究可以将不同内容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划分为创新能力、战略决策能力、企业声誉、管理能力等学术概念,也可以量化为市场份额、抗风险能力、R&D能力、资产盈利能力、企业商誉等指标,但作为期货公司的经营者,我们更关心的是这些眼花缭乱的概念和指标背后的实际内容。核心竞争力其实是与基础竞争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期货公司的基本竞争力是指期货公司履行其最基本的“交易跑道”功能和维护客户存款安全的能力。前者主要指交易系统的快速性、便利性和故障排除能力以及客户资金结算、存取和转移的便利性;后者是指期货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可以用注册资本、偿付能力等指标来衡量。期货公司的风险分为管理风险和交易风险。管理风险主要形成于合同文本管理、印章管理以及硬件等业务环境的优化管理中,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密切相关。期货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期货公司的风险更多来自于交易风险,即期货公司对客户的交易风险进行提示和控制,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服务水平。所以基本竞争力是期货行业对期货公司最根本的要求。期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要建立在基础竞争力的基础上,而吸引客户资源的核心能力,是区别于其他公司维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体现在基于公司本质资源的经营上。总之,期货公司的核心是客户,期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赢得客户青睐的能力。当大同期货还是一家东北小区域公司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熟悉东北农产品产区现货市场,具备为当地农业企业提供全面现货信息,为农场等现货生产企业提供套期保值方案的研发能力”。当大同期货发展成为营业网点遍布全国各大中心城市的大型期货公司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基于产区的优势资源,更是公司“立足东北,面向全国,在产区和销区之间起到桥梁作用,沟通南北”的独特优势。目前国内期货市场上,期货公司之间的竞争仍然是同质化、低水平的市场竞争。然而,在日益国际化的金融市场中,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在差异化竞争中确立企业定位,已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市场选择。但由于外部法律法规的限制,企业在竞争中的竞争定位策略受到很大限制,行业内低水平重复建设也十分严重。突破法律法规限制,实现期货公司差异化竞争战略的根本途径在于“金融创新”。回顾国际期货市场的历史可以发现,“金融创新”的动机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来自于行业“竞争”的需要,而是为了突破“法律”的限制。中国期货业和期货公司发展的根本出路只能来自于“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包括两个方面: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无论是哪方面的创新,其最终目的都是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满足客户多层次的需求。但是客户并不关心公司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而是直接面对公司的产品。因此,作为公司内部管理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他们要想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就必须通过公司“产品”这一媒介来实现,而客户所看到和体验到的,也是公司对其提供的“产品”的创新。期货行业本质上是“金融服务行业”,期货公司提供的产品也是“金融服务产品”,看不见摸不着。无论是期货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与其他金融机构共同搭建“大金融一体化服务平台”,还是通过制度创新与现货企业共同打造“一站式套期保值服务”,市场都可以将其视为公司推出的产品。公司通过“金融创新”提供的产品是否成功,即产品能否得到客户的认可,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产品本身满足客户需求的程度,即产品的质量;二是公司推出的“服务产品”的营销水平和力度。简而言之,期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可以看作是通过差异化经营,以产品创新和产品营销为主要手段,赢得客户青睐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各种技能、资产和运营机制的有机整合和高度融合。它基于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符合现代管理中对组织、环境、人、系统、竞争、改革、产品、服务等一系列基本概念的最新理解。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