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释企业价值链和商业模式?
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无处不在。上下游相关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的关系构成企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价值链联系。价值链中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实现多少价值产生影响。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某一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用波特的话来说:“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是由企业在物质和技术上的一系列具体活动和利润构成的。你和其他企业竞争的时候,其实是内部很多活动的竞争,而不是一个活动的竞争。"
一、价值链的概念和构成
1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为其股东和其他利益集团创造价值,包括员工、客户、供应商、所在区域和相关行业。如果打开“企业”的“黑箱”,我们可以将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分解为一系列不同但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或称“增值活动”,其总和构成企业的“价值链”。任何企业都是其产品在设计、生产、销售、交付和售后服务中所进行的活动的集合体。每一项管理活动都是这个价值链中的一环。企业的价值链及其开展单一活动的方式反映了活动本身的历史、战略、实施战略的方式和主要经济状况。
第二,价值链与企业的竞争优势,
1“价值链”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一个公司众多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来源于企业价值链中一些具体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归根结底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些特定战略价值环节上的优势。行业的垄断优势来源于行业内某些特定环节的垄断优势。抓住这些关键环节,也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
这些决定企业经营成败和效益的战略环节可以是产品开发、流程设计、市场营销、信息技术、知识管理等。,视不同行业而定。在高端时尚行业,这个战略环节一般是设计能力;在卷烟行业,这个战略环节主要是广告和公关策略(即如何应对各个政府和消费者组织戒烟的努力);在餐饮行业,这个战略环节主要是餐厅选址。虽然如前所述,不同行业有不同的价值链,同一环节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作用,但对于大型企业,如跨国公司,可以通过价值链中的关键环节,即核心能力,在相关行业进行扩散和移植,从而提高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在国际营销活动中具有全球跨行业营销的范围经济效应。这种范围经济效应是跨国公司通过对一般要素和资源的优化利用而获得的。这个通用元素可以是通用的生产设备、管理经验、营销技巧和研发能力。因为在价值链的几乎每一个环节中都可以发现通用要素的存在,当两个产业价值链中的关键环节,即核心能力需要相同的通用要素时,跨国公司就会将其在一个产业中的核心能力扩散到另一个相关产业中,从而将范围经济效应转化为范围经济优势。因此,跨国公司在一个行业的营销传播活动中获得的先进知识、经验和技能,可以转移到其他相关行业,而不需要很大的额外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