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股份资不抵债。这个提议会被接受吗?
文/宋双辉
博县、众泰、拜腾...今年汽车圈的新闻给人一种看女团选秀节目的感觉。看着佳丽们被淘汰或者被迫退出比赛,能站在舞台上的人越来越少,更别说C位了。
但是,市场比娱乐圈更残酷。选不了节目的艺人还是有其他赚钱途径的。被车市淘汰的品牌,基本都会彻底告别。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愿意给你一个复活的资格,自然要牢牢把握。
现在力帆正在等待这样一个机会。
8月6日晚间,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司法重整。
一个月前,三三电气、石化贸易、亿晶环保分别向法院申请重组力帆乘用车、力帆汽车销售、力帆汽车发动机、无线绿洲、时风能源,均为力帆的全资子公司。
等待力帆股份的是破产重组,除非此刻有人愿意伸手去抓,而吉利成了最有可能的救星。
有媒体爆料称,吉利汽车收购力帆股份已成定局,但吉利控股集团对此的回应是:不知道。
当然,这不是吉利和力帆第一次辟谣,也不是第一次辟谣。
2065438+2008年9月,有消息称吉利有意收购力帆,双方已经有过接触。今年6月,有消息称吉利汽车将向力帆控股注资,随后吉利和力帆均予以否认。
但是仔细看看吉利的传闻,不是不承认,而是不知道。
而且在Snowball.com上,你可以看到吉利汽车转发了三篇文章,都是关于收购力帆的,而且都只是默默转发,没有评论也没有否认。
所以这个传言肯定不是空穴来风。至于最终结果,还是要等上市公司公告。
力帆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根据传闻中的收购条件,力帆股份未来将只保留摩托车业务,吉利汽车将接手上市公司的壳资源、生产资质、金融牌照和土地。
一个车企走到这一步,很尴尬。有价值的不是品牌、技术、产品,只有资质、牌照、土地,就看对方愿不愿意接手了。
我觉得力帆曾经访问过《我们生活的日子》(这句话我今年用了很多次),业务布局非常完整。它也是一个著名的出口商,业务遍布俄罗斯和南美。
但是,和之前那些昙花一现的品牌一样,力帆没有在核心技术上下功夫,只是踩着热点造车,经不起风浪。
2016年“骗补”丑闻曝光时,力帆开始走下坡路,当年亏损2610万元,随后2018年亏损187万元,2018年亏损215万元。
四年亏损70多亿的力帆开始变卖财产还债,卖房子卖厂房,卖资质,把值钱的都卖了。但还是盖不住高额的债务。
烫手山芋,吉利接不接?
吉利收购力帆的丑闻之所以传了这么多年都没有结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力帆的烂摊子太大了。
力帆股份自己在公告中也承认,公司目前存在持续亏损、高负债、乘用车业务大幅下滑、大额债务逾期、大额资产冻结、诉讼(仲裁)多、控股股东流动资金短缺、募集资金无法归还等经营风险,且上述风险尚未形成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案。
为寻求力帆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吉利汽车本身正在筹划回归a股在科技创新板上市;看到力帆的摩托车业务,吉利自己的钱江摩托也做的不错;至于基地和工厂,反正产能也不是越多越好。毕竟汽车行业有产能过剩的问题。
所以,现在着急的不是吉利,而是力帆。如果找不到接盘者,那么大的产业就真的空了。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