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年度报告
车市低迷受疫情影响,各车企都在缩减开支,以求顺利渡过难关。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汽车企业的R&D投资会发生变化吗?
吉利:预计投资约45亿元。
吉利汽车近日发布2019年度报告。年报显示,吉利汽车2019年销售汽车136万辆,营业收入974亿元,同比下降9%。其中,净利润82.6亿,同比下降35%。
对于净利润下滑,吉利汽车表示,除了整车销量减少外,还与研发费用投入较大有关。数据显示,2019年,吉利汽车集团研发支出30.67亿元,较2019.26亿元大幅增长59%。
据了解,R&D费用的增加主要与R&D在新车开发、动力总成和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的投资增加有关。
此外,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李东辉表示,2020年吉利计划在R&D的投资基本保持稳定,同时由于多个平台带来的成本降低优势,预计R&D将相应减少,预计在R&D费用的投入约为45亿元。R&D投资的方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即平台技术、新模式开发和“新四化”方向。
在销售目标方面,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CEO兼总裁安聪慧非常乐观。“目前年初定下的65,438+0,465,438+0,000辆的目标没有调整,我们对全年的目标还是充满信心的。当然是基于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势,所以目前没有下调的打算。”
此外,业内其他车企曝出的降薪风波也给员工吃了定心丸。安聪慧表示,“吉利在疫情期间没有裁员、降薪、拖欠员工工资。我们应该通过内部的组织变革、员工效率的提高、新项目的布局来合理使用员工。"
长城:销售目标下调,R&D投资不降。
长城汽车2019财报也于近日发布。像吉利汽车,营收和利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数据显示,长城汽车2019年总收入为962.11亿元,同比下降3.04%;利润总额565,438+0.065,438+0亿元,同比减少265,438+0.25%;归母净利润44.97亿元,同比下降13.64%。
R&D投资方面,数据显示,长城汽车2019年度研发支出由2018年度的17.43万元增加至2716万元,同比增长55.8%。
据统计,2014、2015、2016、2017、2018年,长城汽车分别投资25.7亿、27.6亿、318亿、33.6亿、65438+。对此,长城汽车技术中心副主任郭岩松认为,长城一直坚持过度研发、过度投入的理念,未来5年将投入300亿R&D费用,研发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四驱系统,将技术提升到国际水平。目前,全球R&D布局已有规划。
与吉利汽车不同的是,长城汽车2020年的销售目标从之前的11102万辆下调,净利润从之前的47亿元下调至40.5亿元。
虽然销售目标有所调整,但长城汽车在R&D的投资不降反升。
"销售有所调整,但我们在R&D的投资一直在增加."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表示,长城汽车要加大对传统汽车、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的研发投入,提升竞争力,为未来打好基础。
此外,魏建军还表示,“营销端代表品牌,产品是品牌的根本。这两头都得大力投入。”未来长城汽车的投入将围绕两个重点:一是研发,二是营销网络,包括网络质量的提升和品牌推广。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过去几年研发投入过大,长城整体数据受到一定影响。在财报数据中,长城汽车的毛利已经缩减至4.96%,远低于其他一线车企。
长安:固定年收入的5%。
长安汽车最新发布的新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19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亿元至29亿元,同比下降452%至526%,预计基本每股收益为0.50元至0.60元。
对于亏损的进一步扩大,长安汽车将其归咎于销量下滑的影响。销售数据显示,长安汽车2065,438+09年共销售新车约65,438+0.76万辆,比2065,438+08年的207.46万辆下降了65,438+05%。具体来看,自主品牌(重庆长安、河北长安、合肥长安)、长安马自达、长安福特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然而,销量下滑并没有影响长安汽车在R&D的投资。长安汽车一直坚持将年收入的5%投入研发,据了解,上一个五年计划,研发投入超过6543.8+06亿元,未来五年,这一数字将超过200亿元,逼近300亿元。同时,长安汽车还计划每年投入不低于65,438+00%的R&D费用用于车辆智能化研究。目前R&D的成果包括L3自动驾驶技术、远程泊车、集成自适应巡航等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全球R&D中心于2065438+2009年4月正式开业。该中心投资43亿元,历时8年建成。这里被誉为长安汽车全球R&D格局的总枢纽,与宝马大众性能相当的蓝鲸NE1.4T高压直喷发动机就诞生在这里。
长安SUV近年来的崛起,与长安汽车在技术研发上的大力投入不无关系,这也意味着长安汽车硬实力的提升。
比亚迪:投资继续增加或超百亿。
和上述车企一样,比亚迪的营收和利润也没有逃脱下滑。
近日,比亚迪发布的2019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本期实现营业收入127739亿元,同比下降1.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2亿元,同比下降42.03%。
对于净利润下降的原因,比亚迪表示主要是行业和政策的变化以及本期R&D费用上升的影响所致。
的确,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在比亚迪的业绩上几乎平分秋色,而去年年中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的下降,极大的影响了整个新能源车市场,销量持续下滑。与此同时,2019上半年净利润增速高达203.6%的比亚迪第三次急转直下,也造成了全年营收的亏损。
先说研发投入,虽然比亚迪还没有公布2019年的R&D费用,但是从前几年的R&D投入可以猜出大概。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至2018年,比亚迪的R&D投入分别为45亿元、63亿元和85.35亿元,研发支出超过其他自主品牌,为最大投入。按照以往R&D费用的增长速度,预计2019年R&D费用近百亿元,2020年R&D费用可能超过百亿元。
一年来,无论是成立多家“福迪公司”垂直整合制造业和R&D,将自己转型为供应商,还是与丰田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动力电池、底盘和纯电动汽车,还是发布“刀锋电池”掀起电池革命,还是4月份不为人知的“大动作”,都不难看出,比亚迪已经深谙R&D带来的产业变革 并且同时也在通过研发的力量不断完善技术护城河,在未来几个电动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年份,比亚迪的R&D投入必然会增加。
标题写道:
很多机构预测2020年的车市会受到很大程度的打击,复苏需要很长时间。其中,麦肯锡预计将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2020年世界汽车销量将减少近30%,中国市场销量减少65,438+05%,短期内无法恢复。
这也导致了一个事实,即并非所有的中国汽车公司都在增加R&D的努力,但一些汽车公司正在减少其R&D费用,以保持其利润。例如,JAC 2019年的R&D费用和R&D支出分别减少了17.87%和24.73%。
但总体来看,国内大部分自主汽车品牌的R&D投入并未受到太大影响,R&D费用投入稳中有升,本着“再穷也不能穷在R&D”的原则。
这是因为自主品牌已经清楚地意识到,R&D投资的增加确实可以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使中国的汽车工业更加强大。
车企面对的是广阔的国内市场,想靠产品力在市场上有所作为,只需要一项研发成果。同时,中国自主品牌也坚信“梅花香自苦寒来”,今天的车市很艰难,明天可能同样艰难,但后天会很美好。
值得注意的是,大量资金的投入确实体现了车企对R&D的重视,但汽车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并不能与R&D费用的增减直接挂钩。因臃肿内耗导致技术落后甚至品牌被市场淘汰的产品不在少数,企业应尽量避免。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