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湖的地理位置
它是组成洞庭湖的四大湖泊之一,与东洞庭湖、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并列。面积654.38+0.24万亩,是湖南省最大的内陆水产养殖湖泊。
工业发展势头强劲
大同湖区区委、区政府坚持并不断完善“开放兴区、工业立区”的发展思路,全面实施“工业强区、规模强企、科技强业”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涌现出一大批经济巨人,发展壮大造纸、纺织、板材、食品加工四大基础产业。以金北顺为首的造纸行业,年生产规模为65438+万吨纸。以普华、金盛、金元、德兴、纵横为龙头的纺织行业,年纺纱规模654.38+0.5万锭。湖南口口香米拥有65438+万吨大米加工量和65438+万吨粮食仓储量;田健木业年产65438+万立方米高密度纤维板;永兴糖业拥有年产糖2万吨的生产能力;以君泰鱼制品、怡和食品、天威酒业、贾汪冬瓜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企业年产值近5亿元。金贝顺565438+10万吨扩能项目和环保达标治理项目已基本完成,654380+10.2万吨扩能项目正在进行中,田健木业30万立方米加工产能扩建项目正在进行中,口口香大米30万吨大米深加工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天恩棉花3万吨色拉油加工项目即将投产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自建区以来,大同湖区共投入6543.8+0多亿元用于交通、电力、水利、城镇、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网络畅通,贯穿全境的S202线改造工程全面启动,区、镇、村三级公路全部硬化、油路化;电力供应充足。区内有110千伏变电站,5座35千伏变电站。水利设施逐步完善,12.4公里一线防洪堤建设全面达标,防洪保安能力进一步增强;邮政、通信和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100%;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配套设施更加完备。
城市建设方兴未艾。
按照建设滨湖生态明珠小镇的定位,努力把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建区以来,中心城区累计投资2.4亿元,构建“三纵两横”城市骨架。建成区由建区前的不足1.5平方公里扩大到5平方公里,人口由建区前的2万人增加到3万人以上,城镇化水平由建区前的29%提高到42%。中心城区先后建成了大通湖大道、五一路、凤阳路、友谊路等主要通道。商住楼的开发如火如荼。党政机关综合楼已竣工投入使用。生态园与沿江风光带相得益彰,成为中心城区一道亮丽的生态景观。配套设施逐渐完备,小镇的品位得到了明显提升。一个交通便利、功能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滨湖特色突出的现代化明珠小镇已经初具规模。
区域经济环境更加优化。
全面创新服务型政府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形成“政府创造环境,环境促进发展”的新格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赋予基层和企业更多自主权和决定权。加大收费改革力度,集中整顿收费,降低收费标准,简化收费程序。强化政务服务,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度,大力推广“一站式、一窗式”服务模式。
通过不懈努力,大同湖区逐渐成为环洞庭湖经济圈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今天的大通湖,社会和谐,进取精神,生机勃勃,商机无限。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开放的大同湖、生态的大同湖、富裕的大同湖、文明的大同湖、和谐的大同湖将屹立在洞庭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