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秃鹫”来了!32年的老股,一个月内重生。
在*ST中安的4家重组投资方中,国厚资产参与了洪钟、莲花健康、ST康美等a股上市公司的重组。目前,国厚资产投资平台为st第十大股东,国厚资产董事长李为莲花健康实际控制人。
但自2022年以来,因相关信息披露违规,国厚资产多次被监管部门出具警示函。
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5438年6月+2月完成重组计划。
*ST中安65438+2022年2月6日晚间公告,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批准中安分公司有限公司重整计划,终止中安分公司有限公司重整程序,根据重整计划,中安科应在65438+2022年2月31日(不含当日)前完成重整计划。
公告称,中安科重整前及重整程序的相关工作得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湖北高院、武汉中院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重组后,中安科可以作为法人实体存续,其证券市场主体资格不变。它仍然是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
重组方案实施阶段,以中安科现有总股本65,438+0,283,020,992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65,438+0,654,38+0.9065,438+0.434,33股/65,438+05 *的比例转增股本。转让后,中安科总股本将增至2,865,438+0万股。
前述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形成的654.38+052,697,9008股不分配给原股东,全部用于清偿债务和引入重组投资者,其中:以每股4.3元的价格向债权人清偿726,979,008股,用于清偿相应债务,以化解中安科债务风险,保全经营性资产,降低负债率;8亿股用于引入重组投资者,支付的现金对价为6543.8+0.2亿元。员工债权不做调整,以现金方式全额清偿。
在业务规划上,中安科将借助重组投资方在主业升级、现金流支持、运营管理创新等方面提供的全方位支持,加快物联网技术创新和智能与经济、社会、民生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中安科优化“数字智能”的网格布局,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智慧医疗一体化、智能服务系统化”的全新战略格局,支持中安科进一步打造和升级为R&D、设计、制造、安装。
*中安在圣
*ST中安的前身是乐飞股份有限公司,于1987年6月经沪体改(87)4号文批准,由社会募集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
1990 19年2月19,乐飞股份正式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是沪深股市著名的八股之一。
当时正是这八只股票的巨大财富效应,让上海滩卷起阵阵“股票狂潮”。然而,随着沪深股市的不断扩容,新公司越来越多,主营家电、发行量不大的老八股逐渐失去了市场明星的地位。1999 5.19行情之后,八股不再受到大资金的青睐,日常交易中也很少听到他们的消息。
2014,中安消科技与乐飞股份实现战略重组;2015,公司更名为中安消股份有限公司;2018,公司更名为中安科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以来,中安科债务危机爆发,原因是其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债券交叉违约是导火索,被证监会处罚后进一步加剧和蔓延。
在这个过程中,三次退市危机的风险叠加,以及融资渠道的持续收紧、宏观经济的下行、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的大量争议、部分对外投资短期未能形成资源和利益,导致“短贷长投”,使得中安科的经营状况显著恶化。
从根本上说,中安科的债务危机源于借壳上市置入资产估值过高带来的业绩增长压力。激进的M&A战略导致财务负担过重,最终在多重因素的叠加和相互影响下爆发。最后,公司不得不通过破产重组寻求新生。
金融“秃鹫”参与重组投资
重组预案显示,*ST中安的重组投资人为武汉景荣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国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湖北创捷信智能软件开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商平安资产管理公司等四家公司组成的财团。
据调查,武汉景荣成立日期为2022年8月23日,注册资本6543.8亿元,实收资本为0。湖北创捷信成立于2022年9月1,出资额1848万元,实收资本为0。
国厚资产和深圳招商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在市场上比较有名,都是专业的不良资产管理公司。
其中,招商局平安资产是招商局集团间接控股的首家具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资质的深圳本土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公司还参与了*ST田波的重组投资。
国厚资产是安徽首家具有金融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资质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由中国东方资产和博雅投资共同发起设立。
官网,国厚资产称,公司成立于2065438+2004年4月,注册资本27.92亿元。以不良资产业务为核心,收购、管理、运营和处置各类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形成了以不良资产业务为主线、以重组业务为特色的竞争优势。
截止202112年末,国厚资产公司净资产为52.7亿元;累计收购不良资产超过6543.8+050亿元,涉及工农中建等数十家银行、近千家企业;参与管理各类基金100余只,规模100亿元。
2019年,国厚资产出资103亿元对长安保险进行增资,成为长安保险第一大股东。同年9月,国厚系接手曾是合富城“著名烂尾楼”的郭凯大厦重组。
2020-2021期间,国厚系通过债务重组摘掉了莲花健康(原*ST莲花)的帽子,国厚资产董事长李目前是莲花健康的实际控制人。
国厚资产也出现在康美药业的重组中。公司以芜湖信同瑞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为投资平台参与康美医药重组,目前为st康美第十大股东。
但2022年以来,国厚资产因相关信息披露违规,被安徽证监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具警示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