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江南的时候,一个大盐商请了一个名厨做淮扬菜。为什么乾隆吃了以后摇头?

乾隆下江南时,盐商为了讨好龙岩,聘请名厨制作淮扬菜,乾隆吃后连连摇头。为什么?因为乾隆南巡的随行厨师不仅骗盐商,还敢骗乾隆。

甘龙一生中六次下江南,每次都带着庞大的队伍,花费数百万美元。所到之处,旗帜遮天,锣鼓喧天。由于路途遥远,陆地颠簸,南巡路线多走水路,如京杭大运河,对河道水运的考察也成为甘龙历次南巡的重点。

说到运河水运,就不得不提因水运而兴盛的两淮盐帮。以安徽徽商为代表的两个淮盐帮,在清初击败陕晋商,垄断淮河盐业,居于扬州,一时所向披靡。徽商做生意有个特点。他们善于与官员建立良好的关系,他们也经常被称为“红顶商人”。比如胡雪岩就是徽商的代表。

最大的领主来到了江南。平时眼尖的盐帮巨头们都不愿意放弃这个大好机会。只要他们能让老人开心,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乾隆爱品尝美食,以扬州为代表的淮扬菜不容错过,于是以程克政为代表的盐帮大佬们四处寻找淮扬菜师傅,就是为了让老人开心,临走时给他点好处。

可惜乾隆几次去江南,吃过盐商做的淮扬菜,都觉得味道不怎么样。名厨都是这么做的吗?头脑可能会这么想,但不会说出来。所以盐商不知道乾隆对食物不满意,奇怪为什么不召见盐商表扬。

越想越觉得奇怪,于是程克政等人买通了那个伺候御菜的小太监。这个问题一问他们才知道,难怪他吃的是师傅们做的淮扬菜,但他并不满意。原来乾隆年间的陪侍厨师做鬼。厨师担心乾隆会喜欢淮扬菜,就把这些厨师带回宫里,抢他们的位置。所以每道菜上桌前都偷偷加了一勺糖,太甜了。作为北方人,乾隆自然不喜欢。

但是,即使乾隆高兴,淮北的盐商也未必能得到什么好处。乾隆下江南,除了国库出银外,大部分开支都是盐商承包,动不动就用上百万银子。后期很多盐商也是肥头大耳,资产缩水严重。随着乾隆江南之行的结束,昔日的辉煌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