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汽车“被收购”的背后是一场怎样的博弈?
然而,最近的一个消息,却第一次给力帆“打气”。据媒体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拟向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注资,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目前尚不清楚其股权的价格和规模。这个消息一出,稍微了解力帆的人都会认为,力帆有救了,或者说,力帆有很大的希望走出目前的困境。
对于吉利汽车集团,人们怀疑收购力帆汽车也不是没有可能。第一,大环境不好,力帆汽车确实处境危急。这时候就是低价收购,符合资本追逐的本质。第二,吉利汽车这几年一直在收购,这次收购并不意外。
然而,就在市场为力帆高兴的时候,吉利的一则公告似乎给市场和力帆泼了一盆冷水。
6月19日,吉利控股集团新闻发言人杨学良果断否认了吉利控股集团将收购力帆股份的传闻,称“没有这回事”。力帆汽车仿佛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
“力帆汽车”被收购的讨论背后是怎样的博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力帆汽车的现状。
2019年,力帆股份亏损达46亿元,超过2010上市以来10年的盈利。上年同期利润2.53亿元,同比下降2068.77%。
销量方面,力帆汽车2019燃油车销量同比下降75.52%,新能源车销量同比下降69.49%。今年65,438+0-5月期间,力帆汽车累计销量仅为65,438+0,347辆,突然出现在汽车销量降幅超过90%的车企名单中。如此大的跌幅必然伴随着巨额亏损。
有媒体预测,力帆汽车现在处境艰难,资金链紧张,产品竞争力不足,纯电动产品继续出现问题,需要召回。2020年力帆汽车日子不好过。
今年6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消息,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召回3651纯电动汽车。2018年6月,力帆已召回6431纯电动汽车。至此,力帆近两年召回的电动车总数已经超过1万辆。
诉讼方面,6月18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披露公司累计诉讼(仲裁)事项补充公告。公告显示,公司共涉及诉讼(仲裁)392起,涉案金额29.06亿元。
力帆汽车面临的巨大困境不言而喻。同时还会面临大环境不好,国内经济不景气,疫情的影响。这个时候资本基本都在观望,除非投资真的能捡大便宜。
吉利否认上述收购传闻,力帆汽车创始人尹明善再次被解读为“难寻救星”。但从上述“无中生有”的传言来看,背后一定有故事。
首先要确认一个事实,力帆汽车仅仅依靠现有股东的力量很难实现根本性的改变,只有依靠外力才能带来转机。
为了引起市场的关注,此时“被收购”的传闻是否是精心策划?从谣言的影响力来看,至少给市场造成了这样一种假象。说明力帆汽车还是有相当价值的,至少在以后和别人的谈判中,“底价”不会太低。“被收购”的另一层含义是,力帆有意透露其确实想出售股份,寻求新的合作伙伴,以挽救当前的危机。
资本运作往往是一场“游戏”,但“游戏”的背后是重重迷雾,谁能看得清楚??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