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近年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哪些?

这样的国际新闻太多了。以下是近年来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

1997年3月,英国政府宣布患疯牛病的病牛肉可能导致新型人类克雅氏病,整个英国乃至欧洲“谈牛色变”。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许多欧盟国家的牛肉销量下降了70%。英国宰杀了400多万头牛,损失高达30亿英镑。2001年,法国、德国、比利时、西班牙等国发生疯牛病疫情,欧盟国家牛肉及其制品销售损失惨重。

1999期间,比利时维克斯特饲料公司向欧洲数千家农场和家禽公司出售受二恶英污染的饲料,造成欧盟鲜肉和深加工肉制品严重污染,并导致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禁止从欧盟进口肉制品。同年,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和法国的数百名儿童在饮用受污染的罐装可口可乐后出现严重不适,四国政府下令所有在售可口可乐下架。

2006年,世界著名巧克力食品公司吉百利公司的清洗设备污水污染了巧克力,导致42人因食用被沙门氏菌污染的巧克力而中毒。该公司在欧盟和世界各地紧急召回了数百万块巧克力。

2008年9月,法国宝怡乐婴幼儿乳品公司宣布召回一批婴幼儿“止呕助消化”奶粉,怀疑受沙门氏菌污染。

5438年6月+2008年2月,爱尔兰政府报告称,爱尔兰食品安全局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发现屠宰的猪被二恶英污染,二恶英含量是欧盟安全标准上限的80到200倍。一些猪肉可能已经出口到25个国家,包括美国和中国。

2008年至2009年,美国一家花生食品加工厂被沙门氏菌污染,导致9名消费者死亡,至少765,438+04人患病。这一污染事件引发了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食品召回。2009年,涉事公司美国花生公司永久停产,申请破产保护。

2013年8月,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旗下工厂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被检测出含有肉毒杆菌毒素。虽然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很快宣布,经过反复复检,没有发现含有肉毒杆菌,而是一般不会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梭状芽孢杆菌,但这一事件仍导致以这些乳清蛋白粉为原料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和饮料在海外市场被下架和召回。

限于字数,以上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