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保险行业的未来规划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和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保险业也不例外。一方面,“风险因素”在新的科技环境下有了新的运行路径,加速了风险的变异;另一方面,科技创新的应用为更好地理解风险规律、更科学地管理和保护风险提供了条件。
为科学引导保险行业科技创新发展,推动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促进保险科技健康可持续发展,中保协发布了《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客观指出了当前国内保险科技发展现状,规划了“十四五”保险科技发展的具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并对保障措施进行了详细说明。
现状、成就和目标
2025年,平均线上业务率将超过90%。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调查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国内保险业越来越重视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应用,保险科技发展加速,成效显著。
科技投资
在信息技术投入方面,2018年以来,保险行业信息技术累计投入9465438+8500万元。2020年,行业信息技术总投资将为35654.3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0.63%。其中,直属保险公司信息科技投入平均比例为0.65%,大中型保险公司为0.56%,小微保险公司为1.59%。
信息技术人员方面,截至2020年底,行业正式IT从业人数超过26000人,占正式从业人数的2.51%。其中,直属保险公司正式IT员工平均比例为1.98%,大中型保险公司为1.73%,小微保险公司为3.37%。
科技创新的应用
云计算。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行业云计算整体采用率为76.79%。
大数据。随着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保险精准定价和智能营销的逐步应用,行业平均核保自动化率为55.77%,核保自动化率为64.438+0%。
区块链。实现了以区块链为代表的原保险和再保险公司的业务对接,初步实现了原保险和再保险的实时结算。
物联网。以物联网为代表的精准快速理赔初见成效,行业平均理赔自动化率达到21.48%。
从以上数据来看,十三五期间,国内保险业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很大,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也很显著。科技在推动保险业全面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完善国内保险科技体制机制,加快“十四五”时期保险科技发展,文件提出了中期具体发展目标:
进一步完善保险服务方式方法,推动行业平均网上业务率超过90%。逐步实现保险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推动行业平均线上产品占比超过50%。逐步扩大保险服务覆盖面,推动线上客户占比超过60%。不断提升保险定价水平、业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推动行业平均核保自动化率达到70%以上、核保自动化率达到80%以上、理赔自动化率达到40%以上,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保险服务。
新形势、新问题、新发展
聚焦部署规划,创新赋能路径。
从以上数据来看,保险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正在深刻改变保险业的发展生态,带来营销模式、服务模式、运营模式、竞争模式的深度变革。变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保险科技应用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如保险科技应用水平有待提高,保险机构重营销轻服务;更注重收益而非风险;重技术,轻运营;注重局部多于整体;又如,保险科技应用碎片化现象较为普遍,保险科技应用智能化还不成熟。
如何建立更快捷高效的保险、核保、理赔管理服务机制?如何提供更全面、优质、便捷、智能的保险服务体验?如何更有效地推动整体保险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
规划指出,保险科技推动国内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呈现线上化、服务化、精细化、平台化、智能化的整体行业发展趋势。同时重点强调“加强保险科技价值赋能”。
第一,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注重部署规划。
“在线”发展重点
依托互联网加物联网,所有触达客户的业务环节都将上线,保险业务办理效率将得到提升。
“服务”的发展重点
保险业务由从事后低频交易向事前、中高频服务转变,将推动全面风险保障服务转型发展,降低保险风险。
“精细”发展重点
依托科技赋能,提升风险识别能力,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化保险服务,更好地满足保险客户需求。
“平台化”的发展重点
以平台化的发展模式,赋能相关行业的深度融合,构建多方开放、共赢的保险生态圈。
“智能”的发展重点
推动保险应用向智能化线上发展,进一步渗透保险价值链,提升保险业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科技创新的应用与价值赋能路径
聚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隐私计算等先进技术。,规划做了详细的发展路径规划,对保险科技创新应用发展和科技价值赋能形成了指引。
加强大数据应用
制定大数据发展战略规划;完善数据治理体系,打通数据孤岛,释放数据价值;提升数据应用能力,建立企业级大数据平台,提高数据洞察能力和基于场景的数据挖掘能力,探索与上下游行业数据资源的整合应用与合作。
云计算的稳步发展
推动企业采用云计算;支持高效运营,搭建云计算平台的基础,借助云原生技术提升资源效率、R&D和交付效率,快速响应场景化业务需求,支持瞬时高并发、多频、大流量的互联网渠道业务发展。
深化人工智能应用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保险业务的深度融合发展;提升整个业务流程的智能化水平,赋能客户需求分析、精准营销、核保理赔、风险防控等。
挖掘区块链的价值
深化区块链技术场景应用,挖掘区块链在各类保险核保理赔反欺诈、产品溯源、业务数据流转等场景的应用价值;在确保隐私的同时,探索并实现区块链数据的高效管理和利用;推动区块链跨机构、跨行业、跨地区的多场景技术创新和应用,* * *构建跨行业可信协作网络生态系统。
拓展物联网场景
充分发挥物联网传感技术在风险定价、保险精算、预防性维护、个性化定制服务等方面的价值。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特定场景的创新应用,包括保险技术在车辆、健康管理、房屋财产、建筑施工、物流仓储、资产管理、安全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探索隐私计算的使用
前瞻性布局隐私计算,探索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推动多方数据协同计算和价值共享。探讨隐私计算技术在保险差别定价、精准营销、风险管理、数据信息保护等具体场景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