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吸收合并?吸收合并有什么特点?

吸收合并的概念:合并,或称兼并,是指合并方(或买方)通过企业合并取得被合并方(或买方)的全部净资产,并在合并后注销被合并方(或买方)的法人资格,原由被合并方(或买方)持有的资产和负债成为合并后被合并方(或买方)的资产和负债。

并购的主要形式有:1。母公司为并购主体并成为存续公司,上市公司注销。2.上市公司为并购主体并成为存续公司,集团公司注销。3.未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

功能动作

1.为公司搭建新的资本运作平台,拓宽融资渠道。

合并前,母公司为非上市公司,缺乏直接融资渠道。母公司通过换股合并,实现了在a股市场整体上市,搭建了a股市场资本运作平台。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a股市场的投融资活动不断创新。母公司上市后,可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通过并购提高公司业务发展,拓宽公司做强做大的融资渠道。

2.整体上市有利于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整合。

通过整体上市,可以更好地解决内部竞争和资源整合问题,降低企业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比如东软集团,类似东软的股份制业务。考虑到资产独立的问题,他们建立了自己的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运营机构。随着双方企业资产和业务的不断扩张,这种独立性已经开始制约和影响企业的业务发展,增加经营成本,降低企业效率。合并后,集团公司整体上市有利于整合双方资源,减少重叠,降低管理和交易成本,充分发挥集团在人员、技术、产品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3.减少不公平关联交易,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过多的不公平关联交易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痼疾。一些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通过关联方获取收入、输送利润,进行不公平、不公正的交易,违背了公平,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通过吸收合并,可以减少竞争对手和关联方,提高行业集中度,减少关联交易。同时,大盘股乃至蓝筹股的经营业绩相对稳定,对稳定证券市场将起到重要作用。于是,2006年6月5438+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资委制定的《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提出:“积极支持资产优良或主营业务资产优良的企业实现整体上市,鼓励上市国有控股公司通过增资扩股、资产收购等方式将全部主营业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4.进一步完善公司产业链,实现公司一体化战略。

上市公司往往专注于单一行业,公司将面临产品单一、业务单一的风险。为了延长产业链,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可以通过吸收合并解决上下游产业整合。如中国铝业(601600)合并山东铝业和兰州铝业后,优质氧化铝和原铝企业全部进入中国铝业,既完善了公司产业链,又实现了集中统一管理、一体化经营的公司战略,有利于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吸收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合并,其中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并继续存在,其余公司主体资格同时消灭。合并方(或收购方)通过企业合并取得被合并方(或收购方)全部净资产,并在合并后注销被合并方(或收购方)的法人资格。合并后,被合并方(或购买方)原持有的资产和负债成为被合并方(或购买方)的资产和负债。

吸收和合并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1.吸收人以优惠资金购买吸收人的全部资产或股份,吸收人以获得的货币资金支付给原公司股东,因此吸收人公司股东丧失股东资格。

2.吸收方发行新股换取吸收方的全部资产或股份,吸收方股东取得存续公司(吸收方)的股份,从而成为存续公司的股东。存续公司仍保持原公司名称,一般承担被吸收公司的全部资产和负债。

吸收合并:又称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其中一个企业保留其法人资格,其他企业的法人资格随合并而消失。

从法律上讲,吸收合并可以表述为“A公司+B公司= A公司”,即合并后,A公司仍具有被合并企业的法人资格,但B公司失去了法人资格,成为A公司的一部分,即A公司合并了B公司..合并时,A公司采取现金或其他资产支付方式进行合并的,B公司原所有者由A公司管理,无权享有合并后A公司实现的税后利润;但如果A公司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合并,B公司的原所有者成为被合并公司A的股东,可以继续参与被合并公司A的经营管理,分享税后利润,但一般对被合并公司A没有控制权..

吸收合并法定程序完成后,公司内部整合仍需做好多方面工作。

主要包括机构调整、交叉岗位人员安排、业务流程调整、财务管理制度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