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四大粮商在中国合法吗?
中国四大粮商的布局
美国ADM公司在中国的动作显而易见。ADM公司与新加坡丰益集团共同投资的益海(中国)集团是ADM在中国扩张的典型代表。怡海集团成立于2001,总部位于上海陆家嘴。目前,集团在中国拥有38家直属工厂和贸易公司,还参股了鲁花等多家国内知名粮油加工企业。这些工厂位于河北、山东、江苏、福建、广东和广西等主要沿海省份,以及四川、湖北、湖南、新疆、宁夏和黑龙江等内陆地区。贸易公司和办事处已覆盖除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外的所有省份。集团油籽年压榨能力654.38+00万吨,油脂年精炼能力300万吨,分离能力654.38+00万吨。豆粕出口占全国年出口总量的70%以上,是中国最大的油脂及油脂加工企业集团之一。在大力发展油脂油料加工项目的基础上,集团还全面进军小麦、大米、棉籽、芝麻、大豆浓缩蛋白等深加工项目,同时投资控股和参股铁路物流、仓储基地、航运、船务代理等辅助公司,向多品种经营、多元化发展。早在2005年,益海集团就开始将投资方向转向其他农产品加工领域,投资黑龙江益海米业。5438年6月+2005年2月,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成立,负责集团东北业务拓展。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与黑龙江益海粮油、黑龙江梁龙储备公司合作建设大型仓储基地;发展大米、玉米等国内外贸易;成立物流公司,贯通运输通道;玉米和水稻加工基地建设;在佳木斯等优质水稻和大豆产区建立大型粮食加工基地。益海集团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部分地区建立了完善的粮油经营网络。
嘉吉公司在中国建立了27家独资和合资公司,总部设在上海。嘉吉在中国大部分省市建立了饲料厂、榨油厂、高级糖果厂等各类加工厂,早已布局中国化肥市场。嘉吉在中国设立了全资的山东嘉吉化肥有限公司和合资的云南三环中化嘉吉化肥有限公司。除了种植领域,嘉吉在中国的链条基本完成。
进入中国市场较晚的邦基,在全球32个国家拥有450多家工厂。在四大粮商中,以注重从农场到终端的产业链完整性而闻名。
路易达孚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与中国有饲料和谷物贸易。
WTO关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粮食流通领域的过渡期已于2008年结束。也就是说,现在外资可以名正言顺地在中国从事粮食的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面对如此巨大的中国市场,以四大粮商为首的外国粮商正摩拳擦掌,希望能从中分一杯羹。对于中国粮食市场来说,是狼还是鲶鱼来促进中国粮食市场的健康发展一直争论不休。
外资的进入给国内一些粮食企业带来了恐慌。有人担心,外资进入粮食流通领域后,凭借其雄厚的实力,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主导国内粮食流通格局,挤压国内粮食企业的生存空间,控制国内粮价,威胁国内粮食企业生存进而危及国内粮食安全。因此,有人建议政府继续用行政手段限制外资在粮食领域的活动。受此影响,据媒体报道,一些外资企业在申请粮食收购许可证时被当地粮食主管部门拒绝。原因是最高当局已经通知他们停止向外资企业发放许可证。
在反对外资投资中国粮食行业的理由中,所谓的中国大豆市场开放的“教训”被提及最多。2001年,中国对外开放大豆市场,外资企业涌入中国,跨国巨头开始染指中国大豆产业。2004年,在受到国际投资基金的严重打压后,我国中小型大豆加工企业和地方榨油企业不堪重负,相继宣布破产,被外资低价并购。2008年,据美国农业部预测,中国将进口3550万吨大豆,进口依存度将首次超过70%。在中国国内90多家主要榨油企业中,有64家成为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控制了中国85%的实际加工量。大豆的定价权基本在下降。大豆市场的“教训”历历在目,很多人认为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可能会重蹈覆辙。
但据业内人士分析,“ABCD”企业对中国大豆定价权的控制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加工利润,而是为了进行一个非常庞大的全球战略布局,而中国只是这个布局中的一环。
跨国粮商控制中国大豆市场后,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原料国外,加工中国的布局。
第三,四大粮商整合下的国际粮食市场
不管人们愿不愿意相信,“ABCD”四大粮食供应商控制着全球80%的粮食交易量,“只有他们才能定价”的声音不绝于耳,这似乎有些不公平,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在各种国际市场整合重组的大环境下,国际粮食市场遥遥领先,四大粮食供应商以绝对优势占据大部分国际粮食市场,控制多国粮食贸易。并与多国政府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进一步强化了四大粮商的“江湖”地位。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止他们到处攻城。方式无非就是占领粮食市场,通过期货控制粮食市场。最危险的是,四大粮商一条龙集团化运作,从种子、化肥等生产环节到建立自己的运输渠道等流通环节,全链条控制。正是因为连锁发展模式,四大粮商更容易控制粮价,并从中获利。邦吉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奇迹般表现归功于国际市场高昂的粮食价格。虽然也有对矿产的投资,但农业部门始终是邦吉最强的部门。2007年各地区业务增长,在欧洲和南美,粮食开发和油料作物加工利润增长;在北美,谷物出口大幅增加。
四大粮食供应商因业务侧重点不同,经营模式也不同。比如在生物燃料领域,一向以重视研发著称的ADM几乎在生物燃料出现之初就迅速成为美国最大的生物乙醇生产商。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提出生物燃料计划后,ADM全力支持,而其他谷物生产商则谨慎得多。迄今为止,Bunge在巴西只有一家独资的甘蔗乙醇生产厂。直到2006年,路易达孚才开始在美国建造第一座年产8000加仑生物柴油的工厂。至于嘉吉,虽然它也生产乙醇,但为感兴趣的投资者提供生物燃料技术和服务的热情似乎超过了他们自己投资生产的热情。四大粮商的区别在于对市场未来走向的判断不同。以嘉吉为代表的一方认为,粮食市场的价格上涨不能有效抑制需求,也不能有效扩大耕地,因此未来可用于生物燃料的粮食不会很多。此外,生物燃料的未来发展直接取决于石油价格。如果油价下跌,生物燃料将无利可图。
虽然四大粮商掌握着全球80%以上的农产品贸易,但只要这四家愿意心照不宣地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其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许多人担心农产品自由贸易体系将面临崩溃,因此世界各国政府都采取行动保护本国的粮食安全。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葛诺仁曾表示,四大粮商之间是竞争关系,没有像石油输出国组织那样的合作组织,很难形成统一的利益趋势。不过,四大粮商的“能量”不可小觑,各国的反应也并非空穴来风。这也证明了四大粮商的实力和影响力。在以竞争为前提的国际粮食市场环境下,实力强大的四大粮商很难超越他们,他们接下来的动作也将引起各国的密切关注。
在中国政府和法律的控制下,合法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