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生产会议简讯
【2065 438+07 19:08 10月26日】来源:【中国保险报】邵宏基胡丽娜双击自动滚屏频率。
[字体:大中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近年来,保险业在保险功能、产品创新、互联网服务、公益事业等方面发挥了保险慈善的作用。保险是更科学、更合理、更有尊严、更广泛的慈善,是大慈善。
保险作为一种分散风险的机制,用收取的保费补偿因保险事故遭受经济损失的被保险人。2015年度,保险行业20起典型案件总赔付金额达29.622亿元,年度寿险最大单笔赔付金额达1524万元。财险和人身险十大理赔案例基本涵盖了2015发生的一些重大自然灾害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事件,包括“宁波台风”、尼泊尔地震(涉及藏族牧民)、“6.1东方之星旅游客船翻沉”、“台湾复兴航空客机失事”、“天津港8.12爆炸”等事故。保险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其保障功能,给予灾区切实可行的物质政策保障和经济补偿,对于维护灾区利益、恢复重建和社会稳定具有现实意义。
2065438+2006年6月27日,宁波获批首个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近年来,宁波先行先试,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不断推进保险创新,形成了许多“宁波经验”、“宁波解决方案”、“宁波模式”,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方面成效显著,为全国保险创新提供了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电梯安全综合保险是宁波创新综合示范区升级后的首个保险创新项目。通过引入“保险+服务”机制的市场手段,实现电梯安全管理的社会治理。为解决日益突出的医患矛盾,宁波保险业借助地方立法,成立了医疗纠纷调解中心,由宁波市政府主导,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医疗纠纷解决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全国首个以地方立法形式颁布医疗纠纷解决办法的医疗纠纷解决中心,创新性地将第三方调解、保险解决机制引入其中。为了建立新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首个区域性公共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项目在宁波鄞州启动。为全区80多万居民、近65438+万师生和数万建筑工人的食品安全装上了“保险阀”...保险的根本善是产品造福大众,造福大众,为社会贡献价值。
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下,保险行业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创新技术,将先进的技术应用与门店建设相结合,打造具有客户体验、坐席服务、自助服务、互动服务等服务功能的保险智慧门店。让客户在体验坐享其成、柜面服务的同时,也能体验到运用互联网新技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专业服务。保险业将新技术应用嵌入客户投保、服务、理赔等环节,为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保险服务。互联网保险,充分挖掘和满足互联网金融时代诞生的保险需求,为互联网企业、平台和个人提供更专业的保险保障服务。
事实上,保险机构也是最热衷于做慈善的组织之一。在大型慈善活动中,你总会看到PICC、中国人寿、平安、天安等一系列保险公司的身影。几乎每个保险机构每年都会定期参与一些慈善和社会公益项目,回馈社会,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开展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公益活动,包括在贫困地区投资建立希望小学,为希望小学的学生送去学习用品、课桌和书籍;在大学设立保险奖学金,为癌症等特殊研究机构捐赠研究经费;赞助希望工程、残疾人、青年和穷人;倡导和组织大型公益活动,如植树、献血、慈善慢跑等。,保险行业为贫困地区和有需要的人送去了温暖和保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保险的大爱无私,也展现了保险行业的美好风采。
保险发挥慈善作用,不仅体现在保险功能、保险产品创新和保险慈善上,更多的保险从业者在社会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爱心。2009年5月,保险人林萍为挽救一名身患重病的9岁女孩徐洁,免费捐献了自己48%的肝脏,让一个濒临死亡的年轻生命重获新生。林平用他高尚的品格和善良无私的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捐献肝脏后,林萍热心公益活动,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公益实践。2016年7月2日晚,保险人关救助了一名骑车摔倒昏迷的女子。救援中发现,事故原因是井盖被水冲走。因害怕再次发生事故,他不顾个人安危,站在事故现场值班指挥交通,不幸被大货车撞成重伤。保险从业人员的无私奉献,弘扬了保险慈善的特质,传递了保险的正能量。
保险是一项伟大的慈善事业。
保险以诚为本,以信为本,因责任而重。无论是崇尚“互助共济”的传统保险文化,还是保险业“信守承诺、承担风险、强调服务、符合规范”的核心价值理念,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关怀和责任。保险业要积极顺应“新常态”下的逻辑,直面挑战,抓住机遇,以宁波国家保险创新综合实验区建设为契机,结合互联网+的最新技术和保险慈善理念,改变保险形象,履行社会责任,释放保险慈善救助功能,为社会化解矛盾,为政府负责,为百姓分忧。
延伸阅读:如何买保险,哪个好,教你如何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