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给员工的股权激励比例是多少?

很多创始人问我们,期权池设立后,如何把期权分配给不同的员工。有什么参考标准吗?我们普遍认为:

第一个员工(一般是公司的CTO,属于技术职业)最多会分到2.0%-3.0%的期权。我们也看到过2.0%-4.0%的说法,浮动幅度差别不太大,一般给出的平均值是1.19%。

前两到五个员工最多会分到1.0%-2.0%的期权,这类工程师的角色可能属于tech lead,也是比较厉害的角色。

前6到7名员工:0.5%-1.0%;

前8到14员工:0.4%-0.8%;

前15到19员工:0.3%-0.7%;

前21至27名员工:0.25%-0.6%;

前28到34名员工:0.25%-0.5%。

以上参考值都是一个最大值,是一个封顶的概念。比如第一批招聘的19工程师,最多可以发放0.3%-0.7%的期权,是非常适合公司的理想人才。他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属于高层。他出门可以带队。如果你招聘的是一个大学刚毕业或者没有太多相关经验的行业招聘,给出的选项比例会远远小于上面提到的标准。

这部分可参考的数据就更少了,结论只能简单参考。实际分配比例仍需根据行业进行调整。

销售类别

营业部的VP一般会给1.0%-2.0%的期权,总监在0.5%-1.0%的区间,然后总监以下的职位一般不会超过1.0%。对于第一批10的员工,选项通常在0.3%-0.5%之间,对于后来加入的员工,比例会降到0.1%-0.2%。

市场等级

这类VP的职位数据就更少了,无法下结论。对于董事职位,在15人以下的公司,一般会配置0.5%-1.0%的期权;如果是15人以上的公司,一般会配0.25%-0.5%的期权。

Ui/UX设计课程

前四名员工最多会得到1.0-2.0%期权,偶尔会有0.5%。如果你是从外面招聘的设计师,最多可以获得0.5%-1.0%的期权。之后,前10-30名员工将分配0.2%-0.5%的期权。

这部分非工程师岗位,因为调查样本太小,不足以得出有代表性的结论,仅供参考。

总的原则是,越早加入的员工,承担的风险越大,可以获得的期权比例越大;越晚加入,承担的风险和压力越小,分配到的期权比例也越小。

但这不是结论。公司和员工协商薪酬待遇时,往往会根据员工的资历、经验和能力进行综合考虑。有些员工希望获得更多的现金回报,获得更多的薪酬,牺牲一小部分期权,对这类员工会更有吸引力。

在分配期权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公司和员工有很好的沟通。创业公司发放期权的初衷也是为了激励员工,让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上述市场上常见的参数也是为了公司在分配期权时有个比较,不要太大方,也不要太小气。

前者可能在下一轮融资中没有足够的股权给投资人。在后一种情况下,员工可能会觉得自己不被公司重视,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公司的认可,这也就失去了激励效果,甚至产生了负激励。也有可能。

因此,与员工良好透明的沟通是实施股权激励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