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如何,如何促进其发展

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可谓“内忧外患”。“内忧”显示,中小企业拖欠货款现象较为严重;中小企业投资规模逐年增加,但融资渠道单一;中小企业规模扩张一般伴随着资金短缺,并直接受到国家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的影响。“外患”是指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没有指导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统一法律;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主要依靠银行等金融机构间接融资,但无法获得与国有企业相同的贷款条件、抵押、担保等信用环境。中国资本市场股权融资门槛高,中小企业进入股票市场的机会非常有限;证券监管部门对企业发债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和规模控制,中小企业发行公司债募集资金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和国务院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显示,中小企业短期贷款缺口大,长期贷款更无着落。81%的中小企业认为部分或全部营运资金不能满足其一年内的需求,60.5%的中小企业没有1至3年的长期贷款。融资渠道狭窄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解决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中小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摆脱以往单一的融资模式,发展不同的融资渠道。认为中小企业融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融资理念的创新。思路决定出路。中小企业必须转变经营观念,正确认识内源融资的重要性。内源融资不仅能正确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还能提高企业内部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自身价值。因此,提高企业内部融资能力,必须打破传统的家族式经营模式,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向“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专、小而新”的方向发展;同时,企业要更新融资观念,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融资工具,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的融资经验。

(2)融资制度创新。融资制度创新主要是优化外部融资环境。外部融资环境的优化是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创新,包括信用环境和融资服务体系的建设。首先,要不断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评价和授信制度。其次,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通过建立服务中心、信用担保机构、商会和行业组织,积极发展集信息、人力、融资、技术、设施于一体的综合体系,充分发挥其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积极作用,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融资能力。

(3)融资产品创新。目前,我国比较成熟的融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和债券、商业信贷、融资租赁等。,但这些融资方式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灵活的融资需求。因此,中小企业应积极创新融资产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融资渠道:

1,企业共同基金。企业互助基金是指由中小企业* * *共同出资,设立专门的基金账户,并设立委员会来管理基金账户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企业资金短缺时,可以向委员会提出申请,通过审批获得所需资金。也可以委托担保机构放大使用。企业互助基金集中闲置资金进行高效配置,为资金暂时短缺的企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2.融资外包。融资外包就是利用外包服务商的专业优势,提高效率,节约成本。融资外包服务商利用专业知识和融资经验,客观判断企业价值,以广泛的融资资源和较低的融资成本实现企业的融资目标。融资外包服务商不仅要协助融资,还要协助企业进行资本运作的战略规划和财务管理。

3.融资仓。融通仓是指一个综合性平台,主要服务于周边民营中小企业,以移动货物仓储为基础,涵盖中小企业信用整合重构、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传统商业等。融通仓作为物流与金融融合的创新方式,可以代表银行对流动资产进行监管,而金融服务则可以为企业提供融资等配套服务,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还可以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解决企业经营中的现金流缺口,同时将银行不愿意接受的动产质押变成银行愿意接受的,消除了银行存在的信用风险问题。

4.期权和股权融资。融资期权是利用期权这一金融工具实现融资目的的有效方式。制定融资期权方案,利用融资期权增加企业资本和扩大生产,通过融资期权项目提高经济效益和扩大企业规模,同时利用期权分散风险。此外,股权还可以用于抵押融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风险投资等企业。发展前景好、风险低的中小企业可以优先从商业银行获得股权抵押贷款,资金成本较低。风险较大的企业可以寻求风险投资或其他企业进行股权抵押贷款。

5.供应链融资。供应链融资是指银行通过对整个供应链的审查,掌握供应链的管理水平和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向其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提供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由于供应链除了核心企业基本都是中小企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供应链融资就是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最大的特点是找到供应链中的一个核心企业,并以此为起点,为整个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近年来,在供应链生产模式逐渐成为全球主流产业模式的形势下,供应链融资发展迅速,成为国际银行流动资金贷款领域最重要的业务增长点。与此同时,国内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也方兴未艾。深圳发展银行首创的“供应链金融”系列已成为国内最具代表性的供应链融资产品。继深发展、广发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之后。纷纷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越来越多的银行将供应链金融纳入自身的市场定位和竞争战略体系,产品线、风控理念和营销模式逐渐成型。

(4)创新民间融资渠道。现在很多中小企业为了生产经营的需要,被迫向民间寻求资金。他们经常依靠当铺和地下钱庄来借入所需资金。但采取这种融资方式犹如“饮鸩止渴”,不仅要支付高额利息,而且无法得到法律认可,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都很高。事实上,民间融资在资金提供、贷款条件、规模和灵活性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可以弥补金融机构贷款的不足,充分满足中小企业的燃眉之急。而我国民间融资处于政策法规的空白地带,借贷双方的利益往往得不到保障。因此,必须通过金融法规和政策进行引导,给予必要的支持,使民间融资走上合法、规范的道路。这样才能有效打破目前的困境,使中小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如果这种模式成功,将有助于推动民间融资的阳光化,也将是创新民间融资的一次大胆尝试。

(5)创新网络融资渠道。网络银行以互联网为媒介,发挥金融服务的作用。在网上银行中,互联网不仅具有信息平台的功能,还能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的融资服务。首先,对客户的硬件要求低,客户可以通过网络信贷提高信用等级,让传统银行无法实现融资的小企业获得所需资金;二是不需要抵押物,很多中小企业因为无法提供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物而失去获得贷款的机会;第三,可以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网银可以完全通过网络进行贷款审核,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阿里巴巴,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电子商务网站,是我国中小企业开展经济活动的重要平台。2007年,该网站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基于中小企业积累的信用数据提供网上银行服务。如2010年,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与广东再担保公司、阿里巴巴签订《互联网银行合作协议》,约定每家银行出资10万元设立互联网银行资金池,1%-3%之间的贷款损失由资金池进行补偿。“网银资金池”以3000万元资金支持了38亿元中小企业贷款,杠杆率为129倍,是传统融资担保行业最高杠杆率的12倍以上。在可预见的未来,网银融资也将成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增加税收、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出口做出了巨大贡献。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现有的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遇到了瓶颈。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必须从自身特点出发,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理论知识,不断进行融资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