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
一、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方法(一)内资生产企业(含新办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免、抵、退”的计算:1、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国内货物销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本期出口货物不免、抵、退)2。当期出口货物未免抵退税=当生产企业本季度出口销售额占企业同期货物销售总额的50%及以上,季末应纳税额为负数时,按以下公式计算退税额:1。当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绝对值≥本季度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报价×退税率:本期退税额=本季度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报价×退税率2, 当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绝对值为本季度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时:退税额=应纳税额绝对值(2)生产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料件再出口的,按以下公式计算“免抵退”税:1,未免征的税额, 当期出口货物抵退税=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税率-退税率)-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构成应税价值×(税率-退税率)公式。 原则上,“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构成应税价值”。2、其余“免、抵、退”税公式按上述公式计算。在上述公式中,“本期”是指“本半年(季、月)”或“本年”,“上期”是指“上半年(季、月)”或“去年”。(三)无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1,不退税的部分出口货物=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报价×(税率-退税率)2, 本期累计出口货物进项税额=本期累计总进项税额×(本期累计出口货物销售额÷本期累计全部货物销售额)本期累计出口货物退税额=本期累计出口货物进项税额-不予退税部分)(四) 对外修理修配(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退税额=修理修配额×退税率。 (5)出口企业加工回收后申报出口的货物退税额的计算:退税额=(购买原材料等加工货物的发票进项金额+支付劳务的发票金额)×退税率(6)出口企业出口货物消费税退税额的计算=出口货物出厂销售额(出口数量)×税率(单位税额)(7)从小规模纳税人购买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实行专项退税。二、申请退税后多久可以领到个人所得税?一般来说是10个工作日,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延长到一个月。如果使用个人所得税app进行网上退税,如果显示已经完成退税,则说明已经完成退税。此时,如果申报记录提示处于税务审核中,说明需要等待税务审核。等税务审核通过了,就等着退税吧。3.退税流程出口退税的一般程序及所附材料出口退税登记的一般程序: (一)交付有关文件、领取登记表企业在取得有关部门批准经营出口产品的文件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工商登记证后,应在30日内办理出口退税登记。(二)申报受理退税登记的企业收到《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表》后,按照登记表和有关要求填写,加盖企业公章和有关人员印章,连同出口产品经营权批准文件、工商登记证等证明材料一并报送税务机关,税务机关审核后受理登记。(三)签发出口退税登记证税务机关收到企业正式申请,按规定程序审核批准后,向企业签发《出口退税登记证》。(四)出口退税登记的变更或注销当企业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或部分退税政策发生变化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变更或注销退税登记。
法律客观性:
《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第二条除另有规定外,出口商可在货物申报出口并进行财务核算后,持有关单证报当地国家税务局(以下简称税务机关)批准退(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上述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其他执业手续,并经商务部及其授权单位授予出口经营资格,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其中,个人(含外国人)是指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上述特定退(免)税企业和人员,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企业和人员。第三条出口货物的退(免)税范围、退税率和退(免)税方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四条税务机关应当按照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的程序,根据工作需要,设置相应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申报受理、初审、复核、调查、审批、退库、转库等岗位,并建立岗位责任制。如果一个人因为人员少而需要更多的岗位,人员编制必须遵循岗位监督制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