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间协议的NTP开发

网络时间协议(NTP)的第一次实现记录在《互联网工程笔记》中,其精度为数百毫秒。后来出现了第一个时间协议的规范,即RFC-778,命名为DCNET互联网时间服务,它借助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即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中的时间戳和时间戳响应消息作为NTP来提供这种服务。该名称最早出现在RFC-958中,也称为NTP v0,其目的是为ARPA网络提供时间同步。它已经完全脱离了ICMP,是一个独立的协议来完成更高的时间同步要求。它描述了基本操作,例如本地时钟的误差估计和精度、参考时钟的特性、网络上的分组数据及其消息格式。但是没有任何频率误差的补偿,也没有滤波和同步的算法。特拉华大学的David L .Mills主持了由DARPA、NSF和NSWC资助的网络时间同步项目,并成功开发了1、2、3版本的NTP协议。NTP版本1出现在1988年6月,RFC-1059中描述了第一个完整的NTP规范和相关算法。该版本采用了客户/服务器模式和对称操作,但不支持授权认证和NTP控制消息。1989年9月,推出了NTP v2版本,即RFC-1119,以取代RFC-958和RFC-1059。几乎与此同时,DEC也推出了时间同步协议,数字时间同步服务(DTSS)。1992年3月,NTP v3版本RFC-1305问世,对之前的NTP版本和DTSS进行了总结和整合,正式引入了校正原理,改进了时钟选择和时钟滤波的算法,还引入了时间报文传输的广播。NTP v 3发布后,不断完善。NTP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调整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时钟。在研究和推出NTP v3的同时,在操作系统内核中改进计时功能的研究也在并行进行。RFC-1589是在1994中推出的,被称为精确时间Keening的内核模型,即精确时间01的核心模式。这种实现可以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时间精度保持在微秒量级。几乎同时提出改进建议。描述了本地时钟调整算法、通信模式、新时钟驱动和NTP v4适配规则的改进。截至2010年6月,最新的NTP版本为第四版(NTPv4),其标准化文档为RFC 5905,继承自RFC 1305中描述的NTP v3。网络时间同步技术也将朝着精度更高、兼容性更强、多平台适应性更强的方向发展。NTP是互联网时间同步的标准之一。其目的是使计算机时钟与UTC同步。其精度在局域网内可以达到0.1ms,在互联网上大多数地方可以达到1- 50ms。值得一提的是,RFC2030中已经描述了简单的NTP(SNTP)版本4。主要NTP产品供应商:环球时间& amp;对称通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