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发债的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法利用实际利率对溢折价进行摊销,实际溢折价的摊销额向后挤出。计算方法如下:
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支出?=初始债券的账面价值?×实际利率
初始债券的账面价值是多少?=面值+未摊销保费?还是?-尚未摊销的折扣
如果是一次性还本付息债券,应计利息会增加债券的账面价值,计算时会扣除。
票面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扩展数据:
1.各期实际利息收入随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变动;各期保费及保费摊销额逐期递增。这是因为,在溢价购买债券的情况下,债券的账面价值(未摊销的溢价部分)随着债券溢价的分配而减少。
因此,计算出的应计利息收入逐渐减少,每期票面利率计算出的利息大于债券投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的溢价摊销,因此每期溢价摊销逐渐增加。
当期损益摊销额=按面值计算的应计利息?-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当期盈余和折价摊销额=?面值×票面利率?-(面值+未摊销保费)×实际利率
2.在折价买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折价的分摊而增加,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会逐渐增加,债券投资的应计利息收入大于每期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差额就是债券折价在每期的摊销额,因此每期折价的摊销额会逐渐增加。
本次贴现摊销额=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面值的应计利息
当期折价摊销额=(面值-未摊销折价)×实际利率-面值×票面利率。
百度百科-实际利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