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凌钢自1988以来一直是中国企业500强,被授予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百家企业管理突出贡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凌钢是中国首批通过ISO9002产品质量认证的冶金企业,销售网点遍布全国。主要产品有热轧中宽带钢、冷轧中宽带钢、螺纹钢、圆钢和焊管。热轧中宽带钢和螺纹钢为国家优质金杯产品,出口韩国、印尼、泰国、越南、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螺纹钢广泛应用于秦沈高速客运专线、嫩江尼尔基水利枢纽、亚洲最长隧道——乌鞘岭铁路隧道、北京西站、沈阳桃仙机场改造、京沈高速、贵新高速、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大庆油田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焊管产品具有生产国内外高精度标准产品的技术和设备能力,是辽宁省同类产品中唯一的名牌产品,出口美国、危地马拉等国家。

“九五”以来,凌钢钢产量从50万吨增加到220万吨,增长了3.4倍,而面积、人员总数、用水总量和排污总量都没有增加。销售收入从9亿元上升到65亿元,增长6.2倍;总资产从20亿元上升到58亿元,增长了1.9倍;负债率从52%下降到365,438+0%。

凌钢坚持推进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了“日清算日结算”的管理模式,突出了管理者的管理和监督者的监督,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基于行政手段的人工管理向基于市场规律的机制管理转变,从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转变,从实物形态管理向价值形态管理转变。在改革中,分离了社会职能,剥离和重组了子公司,建立了相对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围绕三项制度改革,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内部激励、竞争和约束机制,使下岗职工不失业,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

2006年,面对我国钢铁产能过剩、钢材价格持续下跌的严峻形势,凌钢制定实施了“集约化管理、低成本建设、新机制运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降本降耗、优化创新,生产经营、改革转型成绩突出。全年完成钢222.3万吨、铁654.38+0.974万吨、钢265.438+0.85万吨,其中品种钢83.4万吨,同比增长35%。工业增加值6543.8+0.78亿元。年度总成本比上年减少5.8亿元,减少65,438+00.43%。在吨钢价格比去年低217元的情况下,销售收入65.8亿元,利税9.77亿元。

“十一五”期间,凌钢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老凌钢地区建设成为钢铁规模350万吨、销售收入超过6543.8亿元、品牌好、成本低、环境优美、国内最具竞争力的中宽板建材基地,并与鞍钢共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200万吨精品钢铁基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988以来,凌钢一直名列中国企业500强,先后被授予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百家企业管理突出贡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