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的主要内容
企业的总体战略是一个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一个合理有效的总体战略应该是一个所有战略要素相互协调配合的完整系统。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战略目的
战略目标是规划企业整个经营活动基本指导思想和方针,是整个战略体系的灵魂和核心。战略目的决定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采取的行动方针和路线,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根据这些要求,结合地勘单位的实际情况,其战略目的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们要树立二次创业的理念,为国家再做贡献。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全国各地的地勘单位曾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所需的矿产资源和地质资料。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源配置方式的根本变化和经济建设的不同阶段,地勘单位面临着严重的结构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地勘单位必须通过二次创业再创辉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国家做出新的贡献。这应该是地勘单位制定发展战略的根本目的。
2.我们应该树立着眼未来的观念。
在制定发展战略时,无论选择哪个业务领域,都要立足长远考虑,不能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只有从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正确预测中找到立足点,坚定信心,脚踏实地地走下去,发展战略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着眼于未来是制定地勘单位发展战略的本质要求。
3.树立平等竞争的理念。
市场经济,说到底,是竞争经济。竞争可以产生压力,增强动力,竞争可以提高效率和质量。所以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一定要以平等竞争为主,不能靠国家的特殊优惠政策,也不能靠部门和行业的保护。只有坚持在平等竞争中求发展,才能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才会有不懈的追求,才会推动企业的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制定发展战略时必须充分考虑的基本立足点。
4.我们应该树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思想。
追求经济效益和资本增值最大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企业的根本目的,也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这一点对于地勘单位要特别强调,就是一定要走出“以实物指标为中心”或者片面追求利润的误区。要把提高资本回报效率和资本增值率作为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因为只有资本实现了增值,才能在保证出资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收益,为国家做出新的贡献。
二、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企业根据战略目的和对企业主观条件的分析所确定的方向,在战略时期应努力达到的总体要求和水平。它是整个企业战略体系中最本质的内容,规定了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努力方向和目标。主要包括:
(1)进入或退出某个市场或地区;
(2)发展专业化或实行多样化选择;
(3)产品、服务、技术结构和方向的选择;
(4)资产负债结构和融资方式的选择;
(5)扩大规模还是效益优先的选择;
(6)根据以上选择,在一定时期内,要实现资本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上述方向和目标的确定是一项严肃的战略决策。为了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必须对决策环境和条件进行分析,包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自身条件。
环境分析,包括:①国民经济总体形势和地区经济形势分析。如经济是否繁荣,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国内投资总额,政府购买和净出口;②国家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的区位政策等;③经济周期分析。一般来说,经济运行具有周期性,如复苏、繁荣、衰退、萧条。你所在的行业处于什么阶段?④市场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分析各种市场,如本行业和多种经营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面向融资的金融市场,面向资本运营的产权市场等。,一个接一个;⑤行业分析。如行业现状与前景分析、行业生命周期分析、行业发展分析、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等。以上五个因素不仅决定了行业与外部的竞争关系,也决定了行业内部的竞争关系。这五个因素是多变量的,每一个变化都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积累数据,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
对自身条件的分析,包括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企业的独特优势,企业配置资源的能力。(1)企业首先要认清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通过与主要竞争对手的对口分析,逐项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如低成本、庞大的销售网络、独特的研发工作、有利的资源条件等。,并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③一个企业的经营需要资金、原材料、优秀人才、精力等一系列资源。一个企业有没有能力筹集这些资源,或者自己有没有足够的资源,对企业的成功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战略重点
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和进行战略决策时,必须明确战略重点。没有优先事项,就不会有政策。战略重点也是战略实施中资本、劳动和技术投入的方向,它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实施战略目标的重点,二是资源配置的重点,三是战略指导的重点。
企业的战略重点具体是指那些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对企业效率影响最大、决定企业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经营项目。战略重点一旦确定,就要求企业把优势力量集中到重点项目上,集中精力打歼灭战,努力通过“点”的突破,推动企业整体经营活动向最佳方向发展。
战略重点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对主客观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基础上,并加以比较和针对性,不能主观臆造。分析两个方面很重要:一是详细分析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目标体系,明确战略目标的具体要求,确定自身经营的战略重点;二是对确定的业务项目逐一分析,进行效益对比研究,寻找资本回报率最高的项目或业务。
广西地勘局在实施地矿经济发展战略中,以陆琴一级公路总承包为重点,取得了诸多效益:①直接经济效益十分突出,完成工程价款654.38+3亿元,利润4000万元,产值利润率高达33%,是回报率最高的项目;(2)劳务换来的土地使用权达到45万平方米,潜在收益非常可观,其中出让部分出价高于购买价1倍;(3)土地使用权开发搞活了房地产业,发展了建筑业,兴办了码头、工厂、商店、旅馆;(4)公路建设本身为其地勘单位增加了劳动力市场,解决了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可见,选择正确的战略重点对整个战略目标的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四,战略措施
战略措施是指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是战略行动计划的具体化。各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应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和要求,科学制定保障措施。主要包括:
(1)要围绕选定的产业方向、战略目标和产品服务制定营销计划,通过提高质量和优质服务来保证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合同的获得;要跟踪本行业、本领域的先进科技水平,通过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确保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要特别注意实施名牌战略,在国内、国际或当地市场上创建知名企业,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2)采取灵活多样的管理方式和融资方式,保证实施发展战略所需的资金和资本。在经营方式上,有租赁经营、承包经营、股份制经营、横向经济联合经营、企业集团经营、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等。都可以采用,有条件的要大力发展股份制经营。在融资方式上,既要立足企业自身积累,管好用好自有资金,又要利用好社会资金,通过多种形式实施资本扩张,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公开发行股票、项目融资等。
(3)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才素质的提高,确保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建立健全一套灵活的用人机制,面向社会,吸纳人才,严格人才评价办法,对人才实行动态管理,随时选拔重用优秀人才,淘汰不称职的人。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制定详细的培养规划和计划,使用适合成人学习的培养方法和手段,保证人才质量的提高。
(4)在企业内部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要把企业发展战略的目标转化为企业的年度计划,把计划和目标层层分解。下级组织要保证上级组织分解的目标的实现,并将目标的实现与有关人员和单位的经济利益挂钩,保证责权利的统一。要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建立跟踪监测市场变化的预警系统,对市场变化做出灵敏反应,及时对投资、营销策略、产品和服务更新、技术开发等做出调整。通过严格的内部管理,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控制能力。
(5)对于大多数地勘单位来说,建立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这里说的是企业发展战略,不是单位发展战略,也不是企业发展战略,不可能用企业管理制度或者企业管理制度来实施。比如资本保值增值,只有实行资本制的企业才有这个责任。因此,地方勘查单位在制定发展战略的同时,必须进行体制改革。总体来说,应以省局为单位制定总体发展战略。在地质队的基础上,制定经营战略,将两者结合起来,地勘局就像中国新兴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一样,从一个事业整体转变为一个企业,这将有利于企业发展战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