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写了多少作品?
著有《学术进展》(1605)、《新工具》(1620)。培根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认为经院哲学和神学严重阻碍了科学的进步,主张彻底改造人类知识,使整个学术文化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实现伟大复兴。他认为科学必须追求自然事物的原因和规律。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以感官体验为基础。他提出了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原理,认为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感官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为了获得关于自然的科学知识,我们必须把我们的知识建立在感官经验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经验归纳法,主张以实验和观察材料为基础,经过分析、比较、选择、排除,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1597年,培根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作品《随笔随笔》。在他的书中,他把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浓缩成许多哲学格言,受到读者的欢迎。
从65438年到0605年,培根用英语完成了两卷《论学术进步》。这是一本以知识为研究对象的书,是培根以知识为场域,全面改造知识的宏大理想和计划的一部分。培根在书中猛烈抨击了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论证了知识的巨大作用,并提出了不尽人意的知识现状和补救措施。在这本书中,培根提出了一部系统的科学百科全书大纲,对18世纪以狄德罗为首的法国百科全书派编纂百科全书起到了重要作用。
1609年,培根任副检察长时,出版了他的第三本书《论古人的智慧》。他认为,在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最古老的智慧,而失落的最古老的智慧可以通过研究古代寓言找到。
培根原本打算写一部六卷本的百科全书《伟大复兴》,这是他复兴科学、重塑人类知识的代表作。然而,他未能完成预期的计划,只出版了前两部分。1620发布的新工具是本书的第二部分。《新工具》是培根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它提出了近代培根开创的经验认知的原则和方法。这本书与亚里士多德的工具相反。
培根在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后,仅用几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亨利七世传》这本书,受到了后世历史学家的高度评价,被誉为“近代史的里程碑”。
大约在1623年,培根写了《新岛》这本书,这是一部未完成的乌托邦作品,由罗徕在他去世的第二年首次出版。作者在书中描述了自己对理想社会蓝图的新追求和向往,设计了一个名为“本色柱”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科学主宰一切,这是培根毕业所倡导的科学“伟大复兴”的思想和信念的集中体现。
此外,培根死后留下了许多遗著,后来被许多专家学者整理出版,包括《论事物的本质》、《迷宫的线索》、《对各种哲学的批判》、《自然界的事件》、《论人类的知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