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的详细内容是什么?仲达咨询公司将为您解释。

1信息化工作内容

利用计算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本项目的施工质量目标、施工进度目标和施工成本目标,形成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管理合同、质量、安全、文明、合同结算等要素和文件。同时,根据业主要求,利用业主提供的软件“鑫源公司基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项目施工管理,包括进度、质量、安全、资源、合同、合同结算、文件等管理系统。

2信息管理的作用

帮助项目部进行科学决策、过程控制、过程评估、反馈整改等。,并妥善协调与项目建设相关单位的关系。

3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3.1信息管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1)计算机网络

工程开工后,成立项目部信息管理部,与项目部相关部门沟通,进行信息管理规划,建立项目部计算机局域网,用计算机到达管理岗位,培训信息管理人员,调试后投入使用。项目部的局域网通过互联网与工程局的网络相连,对整个项目进行控制和管理。

(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符合“基建信息管理系统”要求的计算机和工作站能支持合同项目的日常施工管理,满足最低计算机配置要求:CPU为Ben IV,内存256M,硬盘40G以上,专机专用。网络规划和布线由信息管理部门完成。考虑到工作站节点的网络平衡,实现了最优配置。网络拓扑图如图21.3-1所示。

3.2管理人员的配置

配置两名熟悉计算机软硬件并能维护系统的专职运行管理人员对系统进行支持和维护。项目部各部门至少有两名人员可以收集和输入各部门的管理信息。

4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维护措施

信息管理作为工程控制和协调的基础,是通过建立信息编码体系,明确信息流程,制定信息收集制度,用高效的信息处理手段处理信息来实现的。本项目采取的措施如下:

(1)信息类型分为质量控制信息、安全控制信息、进度控制信息、成本控制信息、合同管控信息、技术管理信息等。根据招标文件的单元划分和编号原则,设置编码系统。

(2)在项目部组织内部,通过建立岗位职责、文件管理制度、共同报表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明确职能分工,规范日常业务,规范报表文件,数据完整编码,建立厂队→职能部门→决策层的信息反馈系统,向业主和监理提交进度计划执行报告及其他所需资料。

图21.4-1信息反馈系统示意图

(3)建立项目部局域网,通过内部计算机网络共享信息资源。召开月(周)进度协调会、成本分析会、质量安全会,定期对项目的资金、人工、技术、设备、材料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实现项目要素的动态管理,保证决策的及时性和科学性。

(4)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按合同规定定期向业主和监理提交进度计划实施报告。

图21.4-2信息管理程序框图

5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

信息是整个施工过程中及时反馈施工进度、技术、质量、安全、成本控制和决策水平的依据,是项目施工过程的重要真实记录。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和竣工前,按照发包人和监理人要求的时限、内容和格式,及时、准确地将相关工程信息录入并传递给发包人和监理人。

5.1信息收集

分类收集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成本、施工技术、施工安全、合同管理等过程数据,为项目施工动态控制创造信息条件;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管理特点,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收集各施工队伍和辅助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检查表,进行质量考核,制定内部奖罚制度,积极进行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

分类收集各种资料,分析可能影响施工进度的人员、设备、材料等资源,合理及时调配资源,控制施工进度;

分类收集采购信息、市场价格信息和相关政策信息,进行经济风险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或规避经济风险,积极控制施工成本。

5.2信息处理

提交的电子文件应使用Microsoft word文档,报告和各种图像图表应使用Microsoft Excel工作表,图形文件应使用AutoCAD图纸。以上文件格式均为2000版或以上。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由P3或项目部编制。

5.2.1实施进度报告

承包人应按监理人的指示提供月、周报,并在每月月底前按批准的格式填写周、月进度报告,相应资料应及时录入发包人的“基建信息管理系统”,至少应记录以下内容:

(1)根据工程量清单填写周、月施工进度计划;

(2)现场施工的实际工程量进度(主要反映一周的进度);

(3)现场施工形象进度;

(4)记录对施工进度的不利影响,以及为缓解这种不利情况和再次达到预期进度所采取的措施;

(五)所用设施的现场实施和运行情况;

(6)承包人的设备和工程设备的到货情况及今后的到货计划;

(7)承包商关键施工设备的状态,包括配置、数量、操作、维护和性能;

(8)合同期内钢筋、水泥、外加剂等主要材料的使用情况;

(9)投入施工现场的人员;

(10)质量缺陷、人身事故、停工等突发情况的记录;

(11)记录承包商拟要求的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决策;

(12)项目区水文气象记录;

(13)监管机构要求报告的其他信息。

施工质量报告

承包商应及时报告合同工程各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

(1)施工质量日报和周报;

(2)现行施工质量问题、缺陷及处理措施、处理结果报告;

(3)合同项目的单位工程分解;

(4)单位工程和重要工序的质量评定和验收;

(5)材料检验及结果;

(6)其他工程质量统计

施工安全报告

承包商应按有关规定提供安全培训、安全检查、安全措施、安全会议和安全事故的信息。报告内容应符合监理人的要求和发包人制定的安全管理措施中规定的相关内容。

5.2.4合同价格和单价分析表

承包人应将合同价格,包括工程量清单、单价分析表和其他辅助资料(包括合同变更的单价分析数据)录入发包人的“基建信息管理系统”。

合同结算报告

承包人应根据发包人的相关规定,将结算报告信息录入“基建信息管理系统”。

5.3信息传递

5.3.1内部信息传递

通过数据管理中心将有用信息输入局域网,建立分级权限系统和通知系统,通知相关人员自行获取信息并执行指令。

外部信息传递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在移交各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资料和施工记录时,应列出详细清单,并由项目负责人在清单上签字盖章,送交监理人审核,然后在发包人要求的时间移交给发包人。

6计算机信息安全

项目部采用授权用户和密码验证,确保合法用户的正常使用,并通过对内部员工进行计算机安全教育,建立对资料管理和录入人员的奖惩制度,利用防火墙(软硬件)、杀毒软件、信息资料及时自动备份等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防止外部计算机的入侵。 从而保证计算机软硬件不因意外和恶意原因而被破坏或更改,保证网络原始数据和信息的有效性、完整性、准确性和保密性。

(1)保密性:确保在线数据和内存中的数据不被以不正当的方式泄露;

(2)完整性:保证数据不被擅自更改,即信息到达接收目的地不失真;

(3)可访问性:确保信息和信息系统真正被合法用户使用,防止系统因计算机病毒或其他人为因素而拒绝服务或被非法人员使用;

(4)真实性:可以认证消息及其来源的真实性;

(5)可控性:对信息和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和管理,防止信息和信息系统被非法使用。

图21.6-1竣工资料收集、整理和移交程序框图

6.1计算机病毒防范管理系统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复制、传播和运行程序来进行的。网络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病毒的传播。病毒预防包括检测、清除和恢复。

(1)安装软硬件防火墙,检查过滤通过控制点的信息,收集记录通过控制点的相关事件,屏蔽内部网络结构,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2)安装正版网络杀毒软件,设置自动智能升级,定期进行杀毒;

(3)加强电子邮件的管理,不要轻易打开和下载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及其附件,及时发现下载的电子邮件中的病毒,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4)使用新软件时,用杀毒程序检查,减少感染机会;

(5)不容易设置对计算机硬盘或其文件夹的完全访问;

(6)浏览网络时,禁止访问陌生网站和可疑网页,不要下载不明网站的软件和程序,以免感染病毒;

(7)设置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员,管理员为兼职网络管理员;

(8)禁止在工作电脑上玩游戏;

(9)用户在交换数据时进行病毒预测。

6.2计算机安全技术防控措施

(1)建立项目部机房安全管理体系,其要点如下:

①认证不符;

(2)加强防火、防盗、防震;

(3)紧急处理的应急系统。

(2)建立计算机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①网络管理员负责启动和关闭计算机系统;

(2)监控系统运行;

③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定期维护。

(3)建立系统操作人员的管理制度

主机或终端操作岗位分离;不允许在系统运行的机器上进行与工作相关的操作;不要越权运行程序;不要咨询无关参数;立即报告异常操作等。

(4)建立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重要管理制度,如系统软件的更新维护、应用软件源程序和目标程序的分离、系统本身的安全保护措施等;

(5)建立数据管理系统。重要数据输入、输出和备份的管理;

(6)建立密码管理系统:过滤安全性差的密码;使密码特殊,定期更换;

(7)建立网络通信安全管理制度:互联网在方便工作的同时,也是安全隐患的源头。特别要建立安全的电子邮件收发系统,防止病毒等外部安全威胁;

(八)建立病毒防控管理制度,及时检测和清除计算机病毒,并保存检测和清除记录;

(9)定期进行风险分析,制定灾难恢复计划,如获取备份数据、组织系统重建等。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