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省有关地质勘探、施工、岩土测绘的各单位、公司(集团)。谢谢你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管理。
2.各地质勘查局、各有色地质勘查局、各煤田地质局、各核工业地质局、各冶金地质局。
3.中国地质调查局:隶属于国土资源部,为副部级事业单位。
4.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冶金勘探总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涿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管理的部级事业单位。
6.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7.中化地质矿产总局(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8.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隶属于中材集团。
9.中国人民武装力量黄金司令部。
10,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主要是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
12,中国石化集团(即新兴石油有限公司)
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主要是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
14,中国盐业总公司(即中国盐业勘测设计院)
15,陕西省延长石油管理局
16,中联煤层气有限公司
地质学院:
1,中国地质大学(原武汉和北京学院)
2.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
3.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
4.长安大学(原Xi安地质学院)
5.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
(一)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逐步实行企业化管理。
(二)成立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土资源部下属的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矿产勘查机构的组织实施机构。具体职能和编制由国土资源部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批。
(三)各工业部门的地质勘探队应根据不同情况积极推进改革。冶金、有色、轻工、化工、建材等部门所属的地质勘探单位,可根据各自部门的实际情况,改组为企业或进入企业集团,具体实施方案由国家经贸委和各工业局确定。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可从其地勘队中保留一支从事放射性矿产勘查的精干队伍,其余与原地矿部下属地勘单位同步进行属地化、企业化改革。具体实施方案由国防科工委确定。* *黄金地质勘查单位改革按照* * *和国务院有关决定执行。轻工业局下属的部分地勘单位并入中国盐业总公司。
一、地质部地质勘查系统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于2001,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天津地质研究所(天津大地测量中心)
沈阳地质研究所(沈阳大地测量中心)
南京地质研究所(南京大地测量中心)
宜昌地质研究所(宜昌大地测量中心)
成都地质研究所(成都大地测量中心)
Xi地质研究所(Xi安大地测量中心)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地球物理遥感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地质档案馆)
国土资源部物理地质数据中心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法技术研究所
勘探技术研究所
勘探技术研究所
探矿工程研究所
郑州综合利用研究所
成都综合利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各省市地勘局(地勘院)下放。
原石油地质系统于1997成立中国新兴石油公司,2000年划归中国石化集团。
二。冶金地质勘查系统(原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冶勘查总局)成立于2001。
中国冶金勘查总局一局(华北局):燕郊:第一地质勘查院(燕郊)、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岩土工程总公司(原冶金部第一勘查基础工程总公司)、河北天元地理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秦皇岛天元五一五钻探工程有限公司(2006年从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岩土工程总公司分离出来):原编制为:一队:迁安;第二队:衢州;515队:秦皇岛;516队:宣化;518队:邯郸;520队:邢台;522队:唐山;物探队:滦县;水文队:定州;超硬材料研究所:勘查技术研究所:燕郊;测绘大队:燕郊;建筑规划设计院:职工医院:二级甲等;儿童学校:
中国冶金勘探总局二局(原华东局606队):福州:第二地质勘探院,福建省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一队,二队,三队,四队。
中国冶金勘探总局三局:太原:311队,312队,314队,316队,地勘院,岩土公司。
中国冶金勘查总局山东局:济南:2个专业公司、4个综合地质队、2个专业地质队、2个勘查院、1试验中心、1高级技工学校:山东郑源资源勘查研究院、新疆地质勘查院(乌市,外派单位)、山东郑源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冶金勘探总局中南局:武汉,分布在鄂、湘、桂三省:603队:大冶;604队:肖畅;605队:襄樊;606队:黄石;607队:益都;608队:黄石;609队:黄石;水文队:黄贝。
中国冶金测量总局西北局:Xi安:西北地质勘查院(Xi安,原Xi安地质勘查院);五队(酒泉);第六队(汉中);乌鲁木齐地质调查所。
中国冶金勘探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保定,全国三大航空物探队之一。
中国冶金勘探局遥感技术应用中心:北京。
中国冶金勘探总局昆明地质调查所:昆明,前身为西南局昆明地质调查所。
中国冶金勘探局广州地质调查所:广州。
四川(西南)、辽宁(东北)冶金地质勘查局、冶金华东地质勘查局(安徽)已下放。
三、煤炭地质勘查系统(即中国煤炭地质局)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总部原来在涿州,现在迁到北京丰台。
江苏省煤炭地质局:常州、勘探一队、勘探二队、勘探三队、勘探四队、勘探五队、物探测量队、机械发展中心、勘探研究院、江苏长江机械化基础工程公司。
浙江省煤炭地质局:杭州、浙江华夏工程勘察院、浙江华夏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公司、浙江省煤炭测绘院等。
广东省煤炭地质局:广州新城、152地质队、201地质队、202地质队、江南基础工程公司。
广西煤炭地质局:柳州
湖北省煤炭地质局:武汉,125队,182队,物探测量队,地质勘查院,湖北省地质勘查基础工程公司。
青海省煤炭地质局:西宁、105勘探队、132勘探队、物探队、勘探四院、青海岩土工程勘察咨询公司。
第一勘查局:邯郸,119勘查队,129勘查队,173勘查队,物探队,科教中心,地质勘查院,技术研究中心。
第二勘查局:北京,机械开发中心,建筑工程公司,地质图纸印刷中心。
水文地质局:邯郸,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察院,四个水文地质队,物探、基础工程、机电安装、物资供应、地热能空调、污水处理等六个专业公司。
航测遥感局:Xi安
中国煤炭地质工程公司:北京
煤炭资源信息中心:涿州
地球物理勘探研究所:涿州
干部学校(党校):涿州
中国煤炭地质报:涿州
河北(邢台)、山西、内蒙古、东北(沈阳)、吉林、黑龙江、安徽(蚌埠)、福建、江西、山东(泰安)、河南、湖南(株洲)、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煤田地质局已下放。
四、核地质勘查系统(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地质总局)
核地质勘探队成立于1955。目前有6个地区地质局、52个地质队和90个科研院所、工厂、医院等县级以上企事业单位,分布在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核地质局(核地质调查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为其业务支撑单位,以6个区域核地质研究所为主体,下设6个核地质调查分院,以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核工业西北地质调查216大队、核工业西北地质调查208大队、核工业东北地质调查243大队为专业勘查队伍。
六地质局所在省的四十八个地勘单位,以省为单位整体属地化,组建辽宁省(东北)、江西省(华东)、湖南省(中南)、广东省(华南,韶关至花都)、四川省(西南)、陕西省(西北)核地质局,其余16省(自治区
五、有色地质勘查系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勘查总局)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有色地质调查中心):成立于2001,北京地质调查院、桂林地质调查院、新疆地质调查院、地质档案馆、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
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中字环):成立于2003年,北京索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遥感中心、北京测绘院、北京中色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原名物化探中心)、河北有色测绘公司。
19地勘局全部下放:
天津市华北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总院,含河北):原华北有色地质调查局下辖514队(承德)、517队(石家庄)、519队(保定)、地质四队(秦皇岛)、普查队(燕郊)、核工业二四七队。
内蒙古有色地质调查局
辽宁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吉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黑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江苏华东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南京。下辖805(六合)、806(徐州)、807(南京)、809(南京)、810(南京)、813(南京)、814队(镇江)、研究所(南京)、测绘院(南京)
浙江有色地质勘查局(绍兴)
江西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河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广西有色地质勘查局
海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西南有色地质勘查局(昆明,含四川)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陕西省xi安,处级事业单位,12二级单位,分布在Xi安、临潼、咸阳、宝鸡、汉中、商洛等地)
甘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青海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
六、化学地质找矿系统(原化工部地质矿务局)
中化地质矿产总局(中国明达化学矿业公司):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16地勘院(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阿城)、江苏(徐州)、浙江、福建、泰安(钾盐地质)、河南、山东、湖北(荆州)、湖南、广西、贵州(遵义南白)、云南、陕西)、1。辽宁(锦州)、安徽(象山、马鞍山)、广东(花都)、四川化学地质勘查院(彭州君乐)已下放。
7.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建材大地测量中心):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地质公司,下辖26个省、市、区兵团,现隶属于中材集团公司。
八、中国人民武装黄金司令部。
9.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原成立于1974徐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总部迁至涿州,2004年更名。
X.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高碑店,前身为海洋石油勘探局。
Xi。中国石化集团:新兴石油有限公司
中国新兴石油公司由原地矿局石油地质股1997组建,石油地质局更名为石油局,2000年并入中国石化集团。
华北石油(地质)局:郑州
东北石油(地质)局:长春
华东石油(地质)局:南京
中南石油(地质)局:长沙。
西南石油(地质)局:成都地质调查公司。
西北石油(地质)局:乌鲁木齐
上海海洋石油(调查)局:
广州海洋石油(勘察)局:2001划归中国地址勘察局。
十二。中联煤层气有限公司
十三。中国盐业总公司:中国盐业勘测设计院(前身为轻工业部盐业勘探队):长沙。
中国35个国家地质科学重点实验室分布概况
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
湖北省测绘遥感与信息工程教育部国家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国防科工委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地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科技厅大陆动力学地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中国科学院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地球科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中国地震局地震动力学地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湖北省地质部地质作用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科技厅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中国科学院甘肃冻土工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球科学部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地球科学部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中国科学院江苏湖泊与环境地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环境地球化学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地球科学部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中国科学院陕西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地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地质部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空间气象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中国科学院贵州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质部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江苏省教育部地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院江苏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地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地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
地球科学部污染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中国科学院江苏现代古生物与地层地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岩石圈演化地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中国科学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四川省科技厅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地质部油气资源与勘探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中国科学院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
中国气象局灾害天气地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仅供同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