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威耗材的发展历程

30年来,天威不断设定目标,主动变革,成功实现了从批发贸易到自建品牌、从简单加工到自主创新、从单一成品生产到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华丽转型,逐步发展成为拥有硒鼓、墨盒、连续供应、色带、配件等全系列打印耗材的全球最具实力的通用耗材制造商,并在自主创新、标准制定、引领行业、环保慈善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

1981年:

成立天威在香港的第一家公司“安捷洋行”。

1985:

安杰洋行成为股东合伙,开始在香港以外开展业务。

1987:

开始申请并使用自己的品牌“PRINT-RITE”和“天威”,成立天威控股有限公司

1988:

在珠海成立中国第一家打印耗材厂“天威织带厂”。

1989:

成立香港“多盟”公司从事海外销售。

1991年:

向遭受严重洪灾的华东地区捐赠了20万元救灾物资,开启了天威的慈善爱心之路。

1993:

中国最早涉足喷墨产品,并在该领域跻身世界前三。

1994:

进行股权重组,引进高端人才。

1995:

国内第一家涉足激光产品的公司,成为亚洲最大的打印耗材生产销售基地;

成立“天威粉岭”贸易公司负责国内市场。

1996:

建立核心工厂“天威马飞”公司;

第一批专利的诞生;

建立员工参与管理、维护权益的“天威和谐集团”;

1998:

“天威文化年”以艺术节和运动会交替举办的形式举行。

1999:

发起成立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耗材委员会,并担任会长单位;

成立公益组织“天威慈善”公司,开始捐资建设希望小学;

发起“环境恢复行动”

2000年:

开始举办旨在鼓励科研创新、培养人才的“天威科技大会”;

开始与中山大学等高校合办MBA培训班;

提出“墨盒设计的四大原则”

2001:

成立香港“Innotex”公司,从事客户服务。

2002年:

成立“自然解宝”公司,油墨生产和研发基地;

成立负责海外市场的澳门公司UTEC。

2003年:

天威科技园建成;

成立了碳粉生产和R&D基地“思美亚”公司;

成为“广东省标准化协会副会长单位”

2004年:

设立“天威职工互助基金”;

与香港“苗圃行动”合作,开展“长征助学”;

南平“思美雅”公园建成;

2005年:

开始代表中国参加ISO国际标准会议;

设立“天威慈善助学基金”,资助珠海贫困大学生;

成为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

2006年:

“天威飞马”全面实施SAP系统;

珠海保税区“自然解宝”园区落成;

2007年:

发起成立珠海耗材行业协会,并担任会长单位;

设立“天威杯”打印耗材创新设计和专利竞赛;

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由田维柱起草的激光再生硒鼓“十环”标准。

2008年:

国内外自主专利申请量超过1,000件,居全球行业第一;

成立印刷服务商“天威立信”公司。

2009年:

天威主编的珠海打印耗材联盟标准《打印机耗材回收产品生产过程控制要求》上升为广东省地方标准;

天威大厦竣工

2010:

从德国AEG收购上海阿格感光材料有限公司;

完成打印机激光粉盒上下游的垂直整合;

介绍医疗、军事、邮政、文本输出硒鼓和特殊产品,如纺织品、电子产品和陶瓷墨水;

引入可生物降解的生物碳粉和硒鼓;

成为“广东省标准化协会副会长单位”

2011年:

爱普生对天威的专利提出无效申请;

成为中国通用耗材行业历史上的里程碑;

中央政府采购项目中标;

“思美雅”扩产成为中国最大的碳粉生产基地;

推出“SmarTact技术”;收购图像制作专家“大田理子”并成立“梅田”公司。

未来:

以市场为导向,创新驱动,聚焦核心制造,拓展外包加工——展望未来,天威将以“成为全球打印耗材和打印服务行业的领导者”为愿景,进一步拓展产品应用范围,依托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完整的产业链优势,继续坚持“创新、标准、环保”战略,在实现向创新型、服务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迎来新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