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汉林业国际有限公司欺诈事件
涉嫌假账和内幕交易
加拿大安大略省证券委员会于2011年5月22日发布声明称,指控嘉汉林业及其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几位高管,如Allen Chan,在木材开采和营销问题上有欺诈和不诚实的行为。
该委员会表示,嘉汉林业及其前管理人员“从事了大量欺骗性和不诚实的行为”,目的是“误导和夸大”公司的营业收入和资产规模。
据该委员会称,嘉汉林业隐瞒了其供应商和客户(被称为“授权中间商”)实际受其控制的事实。该委员会表示,该公司随后使用“欺骗性文件方法”来显示“其所谓的购买、拥有和出售立木”。
证监会还指控陈未能披露他在嘉汉林业收购卢塞恩集团有限公司控股股份的交易中拥有重大利益,从而导致欺诈。
2010年,嘉汉林业出资65438+2亿美元收购卢森集团。该委员会称,陈·“秘密控制着一些公司,这些公司从上述收购中获利超过2200万美元”。
OSC还指控嘉汉林业前首席财务官大卫·霍斯利违反了安大略省证券法,他“授权、批准和默许”了这些误导性陈述,对公众利益造成了损害。
根据OSC指控声明中提供的数据,在2003年至2010期间,嘉汉林业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筹集了约30亿美元。
OSC此次对嘉汉林业提出正式指控,距离该公司首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已经过去了一年。也正是在嘉汉林业造假质疑之后,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2011六月,以短报道出名的浑水公司?浑水公司首先指责林业集团夸大其资产和收入规模,并质疑其主要未具名客户在其商业模式中的作用,导致其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价格暴跌80%。
此后,市值一度突破80亿美元的嘉汉林业于2011年8月被安大略省监管部门停牌。2011年4月6日,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宣布嘉汉林业普通股被摘牌,原因是公司未能达到持续上市的要求,未能及时提交财务报告。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暴
在5月22日发布的一份声明中,OSC还表示,它正在继续调查“看门人在这一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此举表明,当局的调查范围已从以陈为首的公司高管扩大到金融中介机构。
2011 4月10日,浑水公司在官网发表署名为约翰·凯恩斯的文章,披露中概股“财务造假派”内幕。文章称,中国大陆有所谓的“财务欺诈学校”,帮助私营企业粉饰财务数据,以成功在海外上市。
其实这些机构的性质都是中介的。国内一些小型投行和财务咨询公司利用其在海外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网络,进行专业分工和联合运作,将一些“垃圾”企业包装成增长迅速、利润巨大的超级明星,以此骗取外国投资者的资金,进行民间融资,然后在海外市场上市。
文章点名了傅氏科普威、大连、绿润食品等4家接受过“财务造假学校”培训的企业,他们都举报了财务数据造假等一系列问题。
据了解,2011年4月5日,曾担任嘉汉林业审计师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嘉汉林业被多伦多证券交易所退市的前一天,辞去了公司审计职务。这项指控增加了OSC命令陈在两天内主动辞职。
2065 438+01 6月2日,做空机构浑水公司对嘉汉林业的资产和财务状况提出质疑。第二天,其子公司卢森集团停牌,声称嘉汉将成立一个调查委员会调查这些指控。8月8日,卢森公告亏损11849000元;15年8月,嘉汉林业二季度业绩报告称净利润增长1.25倍。8月26日,嘉汉被证监会责令停牌,陈随即申请辞职,并于28日获得批准。8月29日,卢塞恩也被香港证监会勒令停牌。
事实上,嘉汉持有卢塞恩超过63%的权益,陈和都是嘉汉和卢塞恩的董事。
事件越来越严重。8月26日,OSC下令嘉汉林业停牌,并要求首席执行官陈和其他几位高管辞职,但不久后,OSC撤销了高管的辞职指令,并表示即将举行听证会。嘉汉林业表示,根据加拿大相关法律,只有在经过严格的听证程序,确信相关高管确实存在违法行为、损害公共利益的情况下,证监会才有权做出命令要求相关高管离职,否则证监会粗暴干预上市公司行政事务本身就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尽管如此,8月26日,在陈被停职的消息传出之前,主动递交了辞呈。8月28日,嘉汉林业批准了他的辞职,并表示,由于独立委员会发现了“一些信息”,三名员工已被行政辞职。
2011年8月29日,非执行董事兼董事长陈辞任集团非执行董事兼董事长。
嘉汉林业2011 8月28日发布公告称,已成立独立委员会,对浑水公司提出的部分财务欺诈指控进行复核,结果将于年底公布。“目前,嘉汉林业最重要的三项任务是完成独立委员会的工作、与安大略省证券委员会合作以及保全股东价值。”
据悉,上市公司高管的任免是影响公司的重大决策。证监会作为一个成熟的机构,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证监会对造假的关注。
四名高管出售了8300万美元的公司股票,股东在三个月内损失了34亿美元。
嘉汉林业8月28日发布公告称,“嘉汉林业目前最重要的三项任务是完成独立委员会的工作、与安大略省证券委员会合作以及保全股东价值。”
不过,昨日嘉汉林业高管的现金减持也被曝光。自2006年底以来,已有多名高管出售了价值865,438+000万加元(约合8300万美元)的公司股份。
前首席执行官陈、公司另一位创始人潘启杰、首席财务官大卫和董事在停牌前分别出售了价值300万加元、3000万元人民币、65,438+065,438+020万元人民币和65,438+008万美元的股票。
8月24日,亿万富翁理查德·钱德勒再次增持,于8月24日买入654.38+0.2万股。
据了解,嘉汉林业自6月以来已下跌67%。股东损失了33亿加元(34亿美元)。
对冲基金公司Paulson & amp;Co),该公司在6月份出售了所有股票,损失了4.62亿元投资。
嘉汉林业驻纽约的发言人斯坦·内夫(Stan Neve)拒绝对高管裁员发表评论。钱德勒的发言人也拒绝置评。
OSC早些时候指出,香港和安大略省的经理和董事可能与“关联交易”有关,并且“已经知道或应该知道”欺诈行为。
标准普尔穆迪下调嘉汉债务评级或违约。
在高管辞职、调查未明的情况下,市场显然不看好嘉汉林业。S&P;标普/TSX指数委员会昨日决定,嘉汉林业不再符合入选标普的要求;按照P/TSX综合指数的要求,嘉汉林业将在9月16收盘后正式出局。
评级机构甚至降低了他们的评级。8月23日,标准普尔将嘉汉林业的长期信用评级从“B+”下调至“B”,29日进一步下调至“CCC-”。
同一天,穆迪将嘉汉林业及其高级无担保债券的评级从“B1”下调至“Caa1”,并表示将继续评估嘉汉林业的评级,并可能进一步下调。
随着评级机构落井下石,一些海外债券投资者预计嘉汉林业总计6543.8+03亿美元的债务将会违约。
在美国和加拿大,投资者仍然可以买卖他们的债券。上周五,其2065438+2004年7月到期的债券下跌了50%。有分析称,违约概率高达100%。据多伦多Marret资产管理公司总裁Barry Allan称,相关债券价格反映,如果公司破产,只能以0.40美元收回,因此几乎可以肯定债券违约的几率高达100%。
嘉汉林业公司表示,“我们认为这一系列事件并未导致其担保优先债券或可转换优先债券违约。嘉汉林业将继续审查其所有债务和其他合同安排的条款。”
卢森受到牵连,股价下跌了70%。市场称香港证监会调查其账户问题。
自浑水研究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 Company)质疑嘉汉林业(Sino-Forest)做假账、夸大资产以来,嘉汉林业股价下跌67%,在港上市的子公司卢森集团也受到牵连,过去三个月股价下跌70%。8月29日,卢塞恩被香港证监会勒令停牌。
有意思的是,格林森先是指出停牌是价格敏感消息,很快又说是应证监会要求。据悉,卢塞恩今年首次被证监会责令停牌。
据了解,证监会根据《证券及期货(证券市场上市)规则》第八章,下令卢塞恩停牌。根据有关规定,如果证监会认为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公告和文件含有虚假、不完整或误导性的信息,可以责令公司停牌。其他情况包括维持一个有秩序和公平的市场,以及保障投资大众的利益或公众利益。
据悉,卢塞恩的停牌与红亮集团类似,都是基于同一个法律章,红亮集团停牌至今已复牌。香港消息人士称,证监会的调查范围与卢塞恩的账户有关,但与嘉汉林业停牌没有直接关系。
另据了解,卢塞恩持有的林业资产分别位于苏里南和新西兰,新西兰的林业资产是今年年初以2.88亿元从嘉汉林业购买的。有消息称,这笔交易可能被纳入香港证监会的审查范围。
标准普尔最近表示,在指控增加和管理层辞职后,嘉汉林业的业务环境将迅速恶化,公司的流动性压力也将增加。嘉汉6月底净资产达59.02亿美元,手头现金为861亿美元,较年末减少30%。卢森的财政压力也增加了。中期业绩显示,毛利增加了6323.8万余元,但分销成本和管理费用也有所增加,亏损11.849万元。卢森的资产净值为654.38+0.407亿元,手头现金为496.5438+0亿元,较去年末减少20%。其市值仅为6.9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