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破产清算相关的会计科目和会计处理方法有哪些?

企业破产清算及会计处理相关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x0d \ x0d \一、会计科目设置\ x0d \ x0d \破产管理人接管破产企业的会计档案及其他财务资料后,企业被法院宣告破产后,应增设以下会计科目。破产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在一级科目中设置明细科目。增加的会计科目分为债务类、累计清算净损益类和清算损益类。\x0d\\x0d\ (1)债务账户设置。\x0d\\x0d\应付破产费用:本科目核算破产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发生的破产法规定的各种破产费用。\x0d\\x0d\应付普通债务:本科目核算破产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发生的破产法规定的各类普通债务。\x0d\\x0d\(二)累计清算净损益的账户设置。\x0d\\x0d\累计清算净损益:本科目核算破产企业在编制破产财务报表日结转的当期清算净损益的余额。破产企业的资产与债务之间的差额也在本科目核算。\x0d\\x0d\(三)清算损益账户的设置。\ x0d \ x0d \财产处置净损益:本科目核算破产企业在破产清算期间扣除相关处置费用后的净损益。\x0d\\x0d\债务清偿净损益:本科目核算破产企业破产清算产生的净损益。\x0d\\x0d\基于计量的净损益调整:本科目核算破产清算时,根据破产企业的清算价值,调整财产账面价值和调整债务账面价值所产生的净损益。\x0d\\x0d\其他收入:本科目核算破产清算过程中除财产处置和债务清偿以外的其他收入。\ x0d \ x0d \破产费用:本科目核算破产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破产法规定的各项破产费用,主要包括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管理人管理、变价和分配债务人财产的费用、管理人履行职责的费用和报酬、聘用人员的费用等。本科目应根据发生的费用设置明细账。\x0d\\x0d\普通利息债务费用:本科目核算破产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与破产法规定的普通利息债务有关的一切费用。根据破产法规定,共益债务是指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为全体债权人的共同利益,管理、变卖、分配破产财产所承担的债务。主要包括因管理人或者债务人请求对方履行未完成的合同而产生的债务、因无因管理债务人财产而产生的债务、因债务人不当得利而产生的债务、因债务人继续经营而应当支付的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由此产生的其他债务、因管理人或者有关人员执行职务受到损害而产生的债务、因债务人财产受到损害而产生的债务。\x0d\\x0d\其他费用:本科目核算破产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发生的除破产费用和普通债务以外的各项费用。\ x0d \ x0d \所得税费用:本科目核算破产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发生的企业所得税费用。\x0d\\x0d\本期清算净损益:本科目核算破产企业破产清算时结转的上述清算损益科目的余额。\ x0d \ x0d \破产管理人可以根据破产企业的具体情况,增加、减少或者合并某些会计科目。\x0d\\x0d\ II。会计处理\x0d\\x0d\ (1)破产宣告日余额结转。\ x0d \ x0d \法院宣告企业破产后,破产管理人将根据破产企业移交的账户余额表,将部分会计科目的相关余额转入以下新账户,并编制新的账户余额表。\x0d\\x0d\应付破产费用:将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中破产法规定的破产费用余额转入本科目。\ x0d \ x0d \应付利息债务:将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中破产法规定的应付利息债务余额转入本科目。\x0d\\x0d\累计净清算损益:商誉、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收入、权益、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其他综合收益、未分配利润等科目余额。\ x0d \ x0d \(二)破产宣告日的余额调整。\ x0d \ x0d \破产管理人应当对破产企业拥有的各类财产(包括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和已摊销的账面原值为零的无形资产)进行登记,估算其破产清算净值,根据其破产清算净值调整各财产账户的余额,并相应调整“累计清算净损益”账户。\ x0d \ x0d \破产管理人应当清查破产企业的各类债务,估算其清算价值,根据其清算价值调整各债务账户的余额,并相应调整“累计清算净损益”账户。\ x0d \ x0d \ (3)破产财产的处理。\ x0d \ x0d \破产企业收回应收票据、应收债权、应收投资时,应按收回金额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应收债权或应收投资的账面价值贷记相关财产科目,按差额借记或贷记“财产处置净损益”科目。\ x0d \ x0d \破产企业出售各类投资时,按收到的款项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相关投资的账面价值贷记相关财产科目,按差额贷记“财产处置净损益”科目。\ x0d \ x0d \破产企业出售存货、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实物资产时,按收到的款项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实物资产的账面价值贷记有关财产科目,按增值税销项税额和其他应交税费贷记“应交税费”,按上述科目金额的差额借记或贷记。\ x0d \ x0d \破产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时,按收到的款项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按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应纳税款贷记“应交税费”科目,按上述科目金额的差额借记或贷记“财产处置净损益”科目。\ x0d \ x0d \破产企业的划拨土地使用权被国家收回,国家给予一定补偿的,根据收到的补偿金额,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收入”。\x0d\\x0d\破产企业处置破产财产发生的各种评估、变价、拍卖等费用,按照发生的金额,借记“破产费用”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应付破产费用”科目。\ x0d \ x0d \ (4)还债。\x0d\\x0d\破产企业清偿破产费用和普通债务时,按照相关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借记“应付破产费用”、“应付普通债务”等科目,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差额,借记或贷记“破产费用”、“普通债务费用”等科目。\ x0d \ x0d \破产企业按照批准的职工安置方案所欠职工的工资、医疗、伤残津贴、抚恤费用,计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和其他社会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赔偿金。根据相关确认债务的账面价值,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实际支付金额。\ x0d \ x0d \破产企业支付所欠税款时,按照相关确认债务的账面价值,借记“应交税费”等科目,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差额,借记或贷记“债务清偿净损益”等科目。\ x0d \ x0d \破产企业清偿破产债权时,应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有关债务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x0d \ x0d \破产企业以非货币财产清偿债务的,应当按照确认的偿还金额借记相关债务科目,按照非货币资产的账面价值贷记相关财产科目,按照差额借记或贷记“债务清偿净损益”科目。\ x0d \ x0d \债权人依法行使抵销权的,应当按照确认的抵销金额,借记相关债务账户,贷记相关财产账户。\ x0d \ x0d \ (5)其他会计处理。\ x0d \ x0d \破产清算期间通过清查盘点取得的未入账财产,按照取得日破产清算净值,借记有关财产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 x0d \ x0d \破产清算期间通过债权申报发现的未入账债务,按照申报确认日的结算价值,借记“其他费用”科目,贷记相关债务科目。\ x0d \ x0d \在编制破产清算期间的财务报表时,所有财产项目应当按照其在破产报表日的破产清算净值重新计量,并借记或贷记有关财产科目,贷记或借记“在计量基础上调整的净损益”;所有债务项目都应当按照破产报表日的清偿价值重新计量,借记或贷记有关债务科目,贷记或借记“在计量基础上调整的净损益”科目。\ x0d \ x0d \破产企业作为买方,在破产清算期间继续履行未完成合同的,应按收到的破产清算财产净值借记有关财产科目,按相应的进项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科目,按应付或已付金额贷记“现金”、“银行存款”、“应付普通债务”或“预付款项”。企业作为卖方,继续履行未完成合同的,应当按照应收或已收金额,借记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按照转让财产的账面价值,贷记相关财产科目,按照相关应交税费,贷记应交税费科目,按照上述科目的差额,借记其他费用科目或贷记其他收入科目。\ x0d \ x0d \破产管理人根据破产法第四章有关事实收回有关破产财产的,应当按照收回财产的破产清算净值,借记有关财产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破产企业收到的利息、股息、租金和其他孳息,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收入。\ x0d \ x0d \在编制破产清算期间财务报表时,如有已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在考虑可抵扣金额后,相应计提应纳税所得额,借记所得税费用,贷记应纳税额。破产企业在破产清算期间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将财产处置净损益、债务清偿净损益、计量基础调整净损益、其他收入、破产费用、共同受益费用、其他费用和所得税费用等项目结转至当期清算净损益。同时,将当期清算损益科目的余额转入累计清算损益科目。\ x0d \ x0d \破产清算结束时剩余的破产债权未得到清偿的,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有关债务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