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联永硕公司简介
除了将OEM分成两家公司,华硕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地方的子公司也将划分各自负责的业务。比如即将清算的魏翔、徐亚、日月明,将转移到华硕品牌公司,合联有华清、AMA、卫铄、明硕、昌硕、墨西哥工厂,永硕有凯硕、捷克工厂。至于分开的时间点,施崇棠说,其实分开可以更快,他后悔没有早点切。
高层布局方面,未来施崇棠仍将担任华硕品牌公司董事长,团队成员包括业务总经理曾等。两家代工子公司和硕和永硕将由华硕现任副董事长童子贤接手,而创始人之一华清董事长徐世昌将担任副董事长。童子贤领导的工业设计团队也将并入原OEM业务处和服务器业务处的合联,负责板卡、笔记本电脑(NB)和台式电脑。
施崇棠表示,为了充分发挥自身品牌管理和OEM业务切割的综合效应,华硕一直在积极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和专业分工,提高整体竞争力。预定于2008年6月5438+10月1日正式完成分离,主机厂业务分为和联、永硕两家子公司,资金820亿元。为了全体股东的权益,采用母子分割方式不会影响公司净值。
针对外界质疑为何将代工业务拆分为两家公司而非1家公司,施崇棠强调,合联获得700亿资金,主要用于PC代工业务,而永硕有12亿资金负责非PC代工业务,拆分永硕的主要原因是考虑非PC代工领域的其他并购和战略联盟计划。有些合伙人会考虑对方主营业务对自己是否有帮助,如果一方合伙人的身家过大,会阻碍合作细节的谈判。经过多方评估,将被切割为两个子公司,但任务完成后,两家公司最终应该合并为1家公司。
此外,由于华硕是两家100%持股的子公司,外界也怀疑子公司的利润会回到母公司手里,划分也就失去了意义。施崇棠表示,品牌和代工切割后,两家代工公司将计划上市,原则上以台湾省为主,也会考虑海外上市的必要性。2008年,他们将积极采取引入特定投资者、解禁员工股等多种方式。
施崇棠强调,产业环境不利于华硕品牌和代工业务共存。随着品牌业务的拓展,竞争对手对争取OEM业务的资源安排和品牌业务实力提出了质疑。在众多客户的反应下,华硕加速了品牌和OEM切割计划,进行了无数次沙盘推演,希望将对组织和人员的影响降到最低,满足客户的需求。
施崇棠指出,2006年华硕合并营收达到约5602亿元,品牌业务营收占比约33-38%。2007年目标约7500-8000亿,品牌业务约2500亿,相关部门约3000-3500亿,永硕相关业务约600亿。
童子贤强调,在宣布品牌和贴牌分离的细节后,贴牌业务会在2 ~ 3个月内有显著成绩。业内猜测,由于华硕与多家品牌商家洽谈了多笔订单,为了避免重复苹果的订单,也为了回应众多客户的要求,所以会迅速发布分离计划,希望让大单安心,当然也希望苹果的订单回归。
华硕首席财务官张伟明表示,和联将拥有资产654.38+0.26亿元,负债326亿元,业务价值700亿元,和联将以每股4.375元的发行价向华硕发行654.38+0.6亿股。永硕资产273亿元,负债6543.8+053亿元,业务价值6543.8+02亿元。未来永硕将向华硕发行8亿股,发行价654.38+05元,两家子公司拿走820亿,华硕品牌母公司拿走580亿。
另外,华硕母公司目前还没有减资计划,之前关于发行现金增资普通股参与发行海外存托凭证(GDR)的部分是为分立做准备,分立后会继续向“大狮子广场”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