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到底是做什么的?
80年来,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日新月异。IBM一直以先进的技术、优秀的管理和独特的产品引领着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保证了全球几乎所有行业的用户对信息处理的全方位需求。众所周知,早在1969年,阿波罗飞船搭载了三名宇航员,肩负着人类的使命,首次登陆月球;1981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再次成功飞向太空。这两次历史性的太空飞行凝聚了IBM无与伦比的智慧。
IBM与中国的业务关系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1934,IBM就为北京协和医院安装了第一台商用处理器。1979年,在中断近30年后,IBM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再次来到中国。同年,第一台IBM中型计算机在建国后的沈阳鼓风机厂安装。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IBM在中国的业务日益扩大。80年代中后期,IBM先后在北京和上海设立办事处。1992 IBM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中国有限公司,这是IBM在中国的全资企业。此举使IBM在中国实施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开启了其在中国业务的新篇章。随后在1993,IBM中国有限公司在广州和上海设立了分公司。至此,IBM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已扩展至沈阳、深圳、南京、成都、Xi安和武汉,并在福州和重庆设立了办事处,进一步扩大了在中国的业务覆盖面。随着IBM在中国的发展,IBM中国的员工队伍不断壮大,现在已经发展到近3000人。
在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竞争激烈的时代,为了充分发挥IBM的全方位优势,将信息产业的最新技术尽快转化为对中国用户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帮助用户更有效地开展业务,提升竞争优势,IBM在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产品技术、客户服务等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和改革。成立IBM大中华区;改变了以产品划分为基础的传统模式,实施了以行业划分为基础的发展战略;在中国几十个城市建立了客户服务中心网络,等等。
二十多年来,IBM的各种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中国金融、冶金、石化、交通、制造、商品流通等许多重要业务领域最可靠的信息技术手段。IBM的客户遍布中国经济。
以世界一流的最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以最快的生产速度进入市场,是IBM的产品开发战略。IBM拥有全系列的先进产品,在复杂的网络管理、系统管理、密集型事务管理、庞大的数据库、强大的可扩展服务器、系统集成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
鉴于中国市场的特殊需求,IBM近年来加强了中文软件的开发,并在上海设立了中文软件开发中心,以加强与更多中国业务伙伴的合作,推出更多的中文软件产品。1995 IBM在北京成立IBM中国研究中心。这个研究中心是IBM在全球的第七个科学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在中文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电子商务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在实施扎根中国的战略中,IBM努力成为中国资源的一部分。目前,IBM在中国建立了九家合资企业,包括长城国际信息产品(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常可国际电子有限公司、深圳海量存储产品有限公司、北京丁鑫信息系统开发有限公司、天津先进信息产品有限公司、万国软件开发(深圳)有限公司、蓝色快车计算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IBM租赁公司和北京金昌科国际电子有限公司,此外,IBM还在中国设立了两家全资企业, 即位于上海浦东外高桥保税区的国际商用机器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和深圳国际商用机器技术产品有限公司。
近年来,IBM的国际采购业务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0993年的65438+3000万美元到2000年的20多亿美元。IBM在中国的采购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各种电脑零部件,如电源、显示器、硬件组件、注塑件、各种板卡等。IBM亚太区国际采购部还在深圳设立了中国采购中心(CPC)。
向社会学习,回馈社会,造福人类是IBM的一贯原则。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IBM一直积极致力于中国的公益事业,尤其是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1995年初,IBM向中国国家教委捐赠了价值265438+万美元的主机系统,用于支持中国教育科研网骨干网建设。同年3月,IBM与国家教委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作为内容之一,IBM向全国23所高校捐赠了相当于3220万美元的计算机设备和相应的技术支持,并建设了IBM计算机技术中心,加强高效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到1996年5月,包括厦门大学在内的所有技术中心都已建立。从65438到0997,IBM向国家教委下属的四所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捐赠了S/390大型服务设备、软件、培训和服务,总价值超过3200万美元。截至目前,IBM在中国的教育捐赠已经超过6543.8亿美元。
1998年,IBM宣布电子商务将是其未来在中国业务的重点。而2001是IBM在中国推广电子商务的关键一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展望未来,IBM将把电子商务作为新的动力,与中国经济共同发展,为中国信息产业的进步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