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是如何布局一带一路的?

第一,能够代表一带一路的中国企业,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一带一路”要提高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质量。

第二,能代表一带一路的中国企业,不仅要卖产品、争市场,还要提高自我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整合资源的能力。中国企业改革的目的不是建立所谓的现代企业制度或股份制(这些都是办法),而是要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也就是要做大做强,要有持久的基础。所谓“大”,主要是指企业的规模要更大;所谓“强”,是指创造良好的业绩,在行业内发挥影响力;“常青基金会”就是要建立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伟大公司。

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做大并不难,但是要做强,要长盛不衰,就需要企业在盈利的基础上,建立长远的愿景、价值观、使命和企业文化。

目前,中国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的差距较大:在创新方面,中国企业的渐进式创新较多,但突破性创新较少;中国企业还处于模仿世界级企业的阶段,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在投资M&A方面,企业的资源整合和有效管理不够,甚至有的企业规模扩大了,管理水平跟不上,带来了较大的经营风险;在国际化经营方面,中国企业的跨国指数仍然较低,在全球布局、整合全球资源和构建全球产业链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

第三,能代表一带一路的中国企业,不仅要有产品和技术,还要有品牌和品牌价值。目前,产品无品牌或品牌无品牌价值是中国经济的“顽疾”。品牌价值的缺失,往往离不开大师和人的缺失。想到中国企业,有很多工人和工匠,但普遍缺乏大师和人,缺乏对产品本身和生产过程的人文理解。这样的产品不深刻,这样的企业很难征服人心。

第四,能够代表“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企业不仅应该受欢迎,还应该建立有吸引力和可持续的商业帝国。《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最受赞赏的企业”,考虑的指标包括:(1)产品和服务的地位;(2)长期投资的价值;(三)合理运用公司资产;(4)创新能力;(5)管理质量;(六)财务稳健;(7)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能力;(8)社会责任;(9)全球运营的有效性。

第五,能代表一带一路的中国企业,不仅要讲出深有耳闻、深有感触的故事,更要用能打动人心的优秀案例征服人心。

延伸阅读:如何买保险,哪个好,教你如何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