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杠杆率是多少?
1,杠杆比率的优势
引入杠杆率作为资本监管的补充手段,主要有以下优点:一是体现了股东投入的真金白银在保护存款人和抵御风险方面的作用,有利于维持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水平,确保银行拥有一定水平的优质资本(普通股和留存利润)。第二,可以避免加权风险资本充足率的复杂性,减少资本套利空间。这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在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商业银行如果利用新资本协议的复杂性进行监管套利,将严重影响银行的资本水平。相关数据显示,部分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出现背离。2008年末,瑞士瑞信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3.1%,但杠杆率仅为2.9%。瑞银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是11.5%,但杠杆率只有2.6%。
通过引入杠杆率,可以避免过于复杂的计量问题,控制风险计量的风险。第三,有利于控制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过快增长。通过引入杠杆率,将资本扩张规模控制在银行有形资本的一定倍数以内,有利于控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过快增长。
2.杠杆比率的缺点
杠杆率也有其固有的缺陷:一是不区分不同风险的资产,要求所有资产的资本相同,难以激励银行有效控制资产风险。二是商业银行可能通过资产表外化来规避杠杆率的监管要求。第三,杠杆率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定义,同时对会计准则有很强的依赖性。由于杠杆率相关项目主要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受会计合并和会计确认规则影响较大,在会计准则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很难对不同国家的这一指标进行比较。由于杠杆率具有上述固有缺陷,不可能简单地替代加权风险资本充足率作为独立的资本监管手段,但作为加权风险资本充足率的补充手段,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反映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资产扩张规模。
问题2:什么是杠杆企业?MM理论是一个能很好反映财务杠杆的理论。分为1。还有所得税,倾向于净收入论。2.没有所得税,倾向于净营业收入理论。在没有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下,任何企业的价值,无论是否负债,都等于营业利润除以适用于其风险水平的回报率。因为权益成本会随着负债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负债增加带来的收益完全被权益成本的上升所抵消。因此,同样风险的企业,其价值不受是否有负债和负债程度的影响。MM理论认为,在考虑所得税的条件下,利益可能被税收所庇护,企业价值会随着负债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负债越多,企业价值越大,股东得到的利益也越多。因此,MM认为任何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都没有影响。杠杆企业主要是指使用负债的企业。
问题3:企业部门杠杆率是什么意思?“杠杆率”首先是一个微观金融概念,一般指经济主体通过负债可以用较小的资本控制较大的资产规模。从统计学上看,负债权益比、资产股东权益比、资产负债比、上述指标的倒数都可以用来衡量杠杆率。本轮危机后国际银行业监管领域新设立的“杠杆率”监管指标,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一级资本与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之比。
问题4:什么是「公司杠杆率」?债务/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就是杠杆率。
问题5:企业的杠杆率是多少?企业的杠杆率是公司资产负债表上资本与资产的比率。杠杆率是衡量公司债务风险的指标,从侧面反映了公司的还款能力。
问题6:企业的杠杆结构有哪些指标?财务杠杆效应包括以下三种形式: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
经营杠杆的含义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息税前收益变化大于产销量变化的杠杆效应。
经营杠杆的衡量
衡量经营杠杆最常用的指标是经营杠杆系数或经营杠杆度。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收益的变化率相当于产销业务变化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化率/产销量变化率。
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为:
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经营杠杆与商业风险的关系
经营杠杆系数、固定成本和经营风险同向变化,即在其他因素固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经营风险越大。该关系可以表示为:
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基期固定成本)
财务杠杆的概念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化大于息税前收益变化的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的测量
衡量财务杠杆的主要指标是财务杠杆程度。财务杠杆程度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化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化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
财务杠杆程度=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化率/息税前收益变化率。
财务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效应
=息税前基期收益/(息税前基期收益-基期利息)
对于既有银行贷款又有融资租赁并发行优先股的企业,其财务杠杆程度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财务杠杆程度=息税前收益/[息税前收益-利息-融资租赁存款-(优先股股息/1-所得税税率)]
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利用债务资金获取财务杠杆利益时,增加破产的机会或普通股每股利润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机会的风险。财务杠杆会增加财务风险。企业债务比例越大,财务杠杆效应越强,财务风险越大。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可以通过计算和分析普通股的每股利润及其在不同资本结构下的标准差和标准差率来检验。
问题7:中国非金融部门的整体杠杆率意味着什么?杠杆率是指资本/总资产,即资本/(资本+总负债)。
当我们实际上说杠杆时,我们指的是杠杆倍数,即总资产/资本。
比如你买房,首付20%,那么杠杆率就是1:5;杠杆率5倍。
如果忽略资金成本,加20万买一套654.38+0万的房子,当房价上涨654.38+00%,即654.38+0万时,你的收益率是654.38+0万/20万=50%。杠杆放大了你的回报率。同样,杠杆也可以扩大损失。
如果我们简单的把实体分为* * *、居民、企业,你会发现大部分部门的杠杆率都不低。
以地方* * *为例,根据201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测算,2015年地方* * *债务限额锁定为16万亿元,预计全国地方* * *债务率(地方* * *债务/地方综合财力)为86%。
86%。看起来很安全。这是作为大分母(财政收入)和小分子(地方债务)的结果。
16万亿的地方* * *债务数据至少被低估了50%。2015之前,部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和债券未列为地方债;2015以后地方融资平台新增贷款和债券不归入地方融资平台。
地方综合财力是衡量地方财政收入最大也是最宽松的标尺。包括公共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 *基金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基金收入三项。其中,最稳定的收入是第一项和第二项,即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地方公共收入主要由税收构成,这是业内常用的衡量财政实力的方式(但审计署公布的口径比这宽得多)。* * *资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土地出让收入,不仅波动大,而且容易造假(比如,* * *找国企拍300亿土地,地方* * *资金收入就上去了,拍下来之后* * *再把资金退回去)。这个大口径可能不太合理。
问题8:降低企业杠杆率意味着什么?首先,对杠杆这个词进行了定义。我个人的理解来自于“财务杠杆”这个概念。当企业负债时,它用较小的权益性资产支撑了相对较大的经营规模,产生了“杠杆效应”。按照这个逻辑,我对“去杠杆化”的理解是企业或经营主体主动降低资产负债率。如果这种理解是根本错误的,请用力拍砖。
去杠杆有三个层次:一是去杠杆,二是金融去杠杆,三是企业去杠杆。
一、* * *去杠杆* *去杠杆就是减少* * *债务。对中国来说,重点是地方* * *债务。事实上,与美国、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相比,中国的整体债务并不算高,去杠杆的需求也并不太迫切。主要问题是不透明,让* * *和银行觉得不确定。因此,
第一个问题在经济界已经讨论了很多,所以众说纷纭。没有具体数据我不做判断,但有一点是明确的。
现有债务是既成事实,投资项目的偿债能力是最好的。如果没有上涨,我们将从国家金融市场上寻找资金。如果不涨,只能重组债务。
当然,债务重组最好的方式不是像早前那样剥离几家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相当于整个国家集体买单,效率低下,不公平。而是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和银行相关不良贷款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CLO),吸引投资者购买。悲观的投资者可以优先购买,风险低,收益低。乐观的投资者可以买劣质的,高风险高收益。
关于第二个问题,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明确* * *的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建立规范的地方债和资产支持证券(注意这里指的是狭义的ABS!而不是CLO)发行机制,让真正的用户和投资人直接见面,才能用好增量。这对承销商来说是好事,比如银行和券商。
就银行而言,去杠杆不能是减少存款。现在看来只能减少同业业务和表外业务。银行是全社会最大的资金来源,同行不允许他们做。由于资金压力,表外业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回到表内,所以看起来整个社会的资金成本会上升。很难判断对银行是好是坏,因为我不知道同业和表外业务给银行带来的是巨大的收益还是巨大的风险。请大家指教。
有人认为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为了金融去杠杆。个人认为是误解,应该是转移银行信用风险的措施。信贷资产属于银行资产,出售资产无论如何都不会降低银行的杠杆水平,因为它与银行负债端的资金来源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如果CLO能够正规化、盈利化,就可以有效转移债务风险。从长远来看,这对银行业确实有好处。需要注意的是,CLO的发展会给银行带来信贷额度。如果不对这部分信贷流向进行引导和控制,很可能资金会流向* * *融资平台。这种情况下,不利于* * *去杠杆。
问题9:企业的杠杆率一般是指资产负债表中权益资本与总资产的比率。杠杆率是衡量公司债务风险的指标,从侧面反映了公司的还款能力。杠杆率的倒数就是杠杆率。一般来说,投行的杠杆率比较高。2007年,美林的杠杆率是28倍,摩根士丹利是33倍。
问题10:杠杆率是多少?财务杠杆的概念:无论企业的营业利润有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息都是固定的。当息税前收益增加时,每一元收益所承担的固定财务费用会相对减少,可以给普通股东带来更多收益。这种债务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被称为财务杠杆。财务杠杆影响的是企业的税后利润而不是息税前利润。财务杠杆率等于营业利润与税前利润之比,反映了由于固定负债的存在,财务费用(利息)对保险公司利润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负债程度和企业偿债能力。财务杠杆比率越高,利息费用越高,ROE指数越低。简单来说就是放大你的资本,这样你的资本成本会很小,你的风险和收益会放大,因为盈亏百分比不是基于原始资本,而是基于放大的资本。巴塞尔银行管理委员会在吸取2008年金融危机教训,完善新资本协议时,提出了杠杆率作为监管指标,下限为3%。杠杆率=核心资本/表外总资产风险暴露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银行体系表外杠杆率的过度积累。杠杆率的累积也是历次金融危机(如1998金融危机)的一个特征。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候,银行业被迫降低杠杆率,放大了资产价值下降的压力,进一步恶化了亏损、银行资本基础减少和信贷收缩之间的正反馈循环。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将推出杠杆率的要求,以实现以下目标:(1)确定银行体系杠杆率累积的底线,这将有助于缓解不稳定的去杠杆化带来的风险,并给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带来负面影响。(2)使用基于总风险的简单、透明的指标作为风险资本比率的补充指标,提供了针对模型风险和测量误差的额外保护。杠杆率的计算应在不同经济体之间具有可比性,并应对会计准则的差异进行调整。100%的信用风险转换系数将适用于一些表外项目。杠杆率和风险资本比率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受到检验。巴塞尔委员会将杠杆率设定为对风险资本要求的可靠补充措施,并在适当评估和校准的基础上将其纳入第一支柱框架。2011中国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杠杆率不得低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