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短期存续期
以及如何加强监管?会不会一刀切?如之前传言,引“6000亿元”万能险退市?《通知》明确政策将平稳实施,给市场明确预期,引导部分保险公司逐步调整业务结构,避免“急刹车”,形成现金流风险。但所有不符合要求的保险产品在4月1日2017:
5.各公司应严格执行《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中短期人身保险产品的通知》(保监发[2065 438+06]22号)的相关规定,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和相关认定标准,做好产品预期存续期的评估工作。
(1)2017 65438+10月1日起,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和变额年金保险产品按照中短期产品的定义要求进行评估和报告。
(2)2065 438年6月+2007年65438+10月1日起,保险公司不得将终身寿险、年金险、护理险设计为短期产品。
(3)自2065 438+07 65438+10 1日起,对于附加万能险、附加投连险等附加保险产品,应单独评估产品的预期存续期,判断是否属于短期产品。
6.保险公司董事长和总精算师应当切实加强中短期产品的资本管控和业务规划,根据公司资本实力等因素合理确定中短期产品的保费规模。保险公司中短期产品的年保费收入应控制在本条要求的限额内。
(1)自2016 65438+10月1日起,保险公司中短期产品年保费收入应控制在公司投入资本和最近一季度末净资产的2倍以内。
(2)2015年短期产品保费收入高于当年投入资本和净资产2倍的保险公司,给予5年过渡期,从2016 1。过渡期内,保险公司中短期产品年保费收入应控制在基准额度内。
基准金额=最近一个季度末投入资金和净资产较大的那个×2+(1-0.2t)×(2015年度短期产品保费收入-2015×2期末投入资金和净资产较大的那个),t=年度-2015年度范围为2005年度。
(3)保险公司销售的预期保单存续期超过65,438+0年、不满3年(不含3年)的中短期产品,年保费收入应控制在2065,438+06年总限额的90%以内,2065,438+07年总限额的70%以内。
(4)自2019 65438+10月1日起,保险公司短期产品年度规模保费收入不得超过当年总规模保费收入的50%;2020年6月5438+10月1日起,保险公司短期产品年度规模保费收入不得超过当年总规模保费收入的40%;自2021 1 1之日起,保险公司短期产品年度规模保费收入不得超过当年总规模保费收入的30%。
(五)对中短期产品违反额度要求的保险公司,保监会将按规定对相关公司采取停止部分或全部新业务等监管措施。
八、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对于不符合本通知要求的保险产品,应在2017年4月1日前全部停售。中国保监会此前发布的相关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也对文件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坚持“保险姓保”,完善人身保险产品风险保障功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保障需求;督促寿险公司不断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进一步发展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业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1.再次提高寿险产品的风险保障水平。
在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中,我们将保险金额与保费或账户价值的最低比例从105%提高到120%,在国际上达到了较高水平。此次进一步将寿险产品主要年龄段的身故保险比例从65,438+0.20%提高到65,438+0.60%,超过了美国、欧洲、亚洲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保险监管部门的要求。
2.降低万能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
根据市场利率下行趋势,将万能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下调0.5个百分点至3%,高于评估利率上限的寿险产品将报保监会审批,以防范利差损风险,增强保险公司未来履行合同义务的能力。同时,为保持产品之间的平衡,鼓励风险保障业务的发展,普通寿险产品评估利率维持在3.5%不变。
3.对短期和中期业务的比例提出比例要求。
我们将继续控制短中期业务规模,同时对短中期业务规模在公司业务结构中的占比提出明确要求。要求从2019年起中短期业务占比不超过50%,2020年和2021年进一步降至40%和30%,给市场明确预期,引导部分保险公司逐步调整业务结构,避免
4.进一步完善中短期产品监管政策。
将投连险产品纳入中短期产品标准范围,要求保单贷款比例不得高于现金价值或账户价值的80%,并分别评估附加万能险和附加投连险,防止保险公司通过投连险、保单贷款和附加保险规避中短期产品监管政策。
5.完善产品设计的相关监管要求。
要求保险公司不得将终身寿险、年金险、护理险设计成中短期产品,坚持上述产品的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属性。要求保险公司合理确定各类产品收费标准,盈利测试结果显示新业务价值为负的产品不予受理审批和备案。
6、强化总精算师责任。
明确总精算师的履职要求和报告义务,进一步强化总精算师的责任,对不履行职责的总精算师给予取消资格等严厉处罚,充分发挥总精算师在公司产品精算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新规出台后,明年开门红之后,行业溢价和投资规模可能会下降。
根据新规,所有不符合规定的保险产品将于2017年4月1日前停售。由于规模限制和结算利率下降,明年中短期产品规模将明显下降。
监管部门的预期影响是,万能险等寿险产品的定价利率和负债成本将逐步下降,产品的激进定价和高结算利率将得到明显遏制,业务结构将逐步优化,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下一步,保监会还将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对万能险等人身保险产品的监管,严守风险底线。“为加快发展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业务,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姓‘保’,以防止大股东将保险公司变成融资平台。”
延伸阅读:如何买保险,哪个好,教你如何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