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能力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盈利能力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获取利润的能力。是其营销能力、现金获取能力、降低成本能力和规避风险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各方面经营成果的具体体现。企业管理的好坏会通过盈利能力表现出来。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为基础,通过表内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一套指标体系,通常包括销售净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利息保障倍数等。,然后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盈利能力分析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不能只从销售情况看企业的盈利能力。

企业销售活动的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重点。在企业利润的形成中,营业利润是主要来源,营业利润的高低取决于产品销售的增长率。产品销售的增减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因此,许多财务分析师倾向于更多地关注销售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试图仅根据销售的变化来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是,影响企业销售利润的因素包括产品成本、产品结构和产品质量,影响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因素包括对外投资和资金来源,所以仅从销售额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不够的,有时无法客观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第二,要注意税收政策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税收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而选择和确立的税收分配活动的政策和原则。它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调节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税收环境,有效调整产业结构。税收政策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增强盈利能力。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被要求缴纳高额税款,不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因此,国家税收政策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和分析离不开对其所面临的税收政策环境的评价。但是,由于税收政策属于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很多财务人员往往只关注影响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而往往忽视税收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第三,关注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企业的利润主要由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非经常性项目收益构成。一般来说,主营业务利润和投资收益占公司利润的比重较大,尤其是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利润形成的基础。非经常性项目也有助于企业盈利,但在企业整体利润中不应占较大比重。许多财务分析师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往往只注重对企业利润总额的分析,而忽略了对企业利润构成的分析以及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其实有时候企业的利润总额是很大的,如果从总量上看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好的,但是如果企业的利润主要来自于一些非经常性的项目或者不是企业的主营业务活动所创造的,那么这样的利润结构往往存在很大的风险,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

第四,关注资本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资本结构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的债务管理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当企业的资产收益率高于企业贷款利率时,企业负债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否则企业负债经营会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一些企业只注重增加资本投入,扩大企业投资规模,而忽视资本结构是否合理,这可能会阻碍企业利润的增长。许多财务人员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过程中,也忽略了资本结构变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只注重对企业借入资本或自有资本的独立分析,而没有综合考虑二者之间的结构是否合理,因而不能正确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五、关注资产运营效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资产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资产运营的效率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运营能力,也影响着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资产的效率越高,企业的营运能力越好,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所以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产的效率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很多财务人员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往往只通过比较资产与利润、销售与利润的关系来直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忽略了资产运营效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以及从提高资产管理效率的角度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性。这将不利于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进而促进盈利。

不及物动词对企业盈利模式因素的思考

企业的盈利模式是企业赚取利润的方式和途径。是指企业通过巧妙地、有机地整合内外部资源要素,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商业模式。独特的盈利模式往往是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法宝,也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使一个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如果没有独特的盈利模式,也很难生存。显然,企业的盈利模式并不是指表面上企业对行业或经营范围的选择。因此,要找到企业利润的来源,找到企业利润的根本驱动力,财务人员必须关注企业的盈利模式,分析这个企业获取利润的深层机制,而不是简单地从其经营领域或企业行业特征去判断和分析。

七、重视无形因素对企业的贡献。

忽视非物质因素对企业的贡献,是指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只关注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物质因素,如销售收入、成本、费用、资产规模、资本结构等,而忽视一些非物质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如商业信誉、企业文化、管理能力、专有技术、宏观环境等。事实上,非物质因素也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如良好的商业信誉、良好的管理能力、企业文化等,都会使企业在扩大销售市场、控制成本、获取超额利润等方面有所收获,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财务人员在分析企业财务能力时,如果只通过财务报表关注企业的物质因素,而忽视非物质因素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就无法揭示企业盈利的深层次原因,也就难以准确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水平。

八、不仅要看利润多少,还要关心利润的质量。

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判断取决于企业提供的利润信息,企业利润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在资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利润越多,盈利能力越好。反之,企业利润越少,盈利能力越差。因此,许多财务人员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非常重视利润的数字。但由于会计政策的主观选择、资产质量、利润的确认和计量等因素,可能存在质量风险。只关注利润的多少,不关心利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利润信息的真实性和盈利能力,可能导致财务分析师的决策缺乏准确性。

九、不能只根据历史数据评价盈利能力。

在财务分析中,大多数财务人员都是根据企业年度决算所产生的财务会计报告来计算各种盈利能力指标,以评价和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在这种盈利能力分析中,人们计算和评价的数据反映的是过去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这些数据都来源于企业过去的生产经营活动,属于历史数据。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不仅要分析其过去的盈利能力,还要预测和分析其未来的盈利能力。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不仅与之前的积累和之前盈利能力的强弱有关,还与企业未来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有关。因此,如果仅仅依据历史数据,很难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做出完整准确的判断。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盈利能力分析应该注意的问题了。想了解更多投资知识,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