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是否上市需要考虑。
近日,监管层首次表态支持包括基金公司在内的符合条件的财富管理机构上市,立即引起业内广泛关注。但笔者认为,对于国内基金公司来说,是否上市需要慎重考虑。众所周知,上市意味着快速、低成本地获得资本,也意味着让更多人了解公司,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上市也为基金公司员工提供了便捷的退出机制,员工股权激励可以直接在二级市场实现。从海外市场来看,与基金管理公司上市已经出现,如贝莱德、富兰克林邓普顿、普信等全球知名的资产管理公司都是公众公司。不过,基金公司上市虽然有很多好处,但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从美国上市基金公司的经验来看,基金公司上市后会面临公众股东的压力,公众股东可能会要求基金公司追求短期利益,以获得股价上涨。同样为了回报股东,上市基金公司倾向于提高基金费率水平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当然,国内基金公司的情况和美国不一样。即使不上市,股东对基金公司的业绩压力仍然很大,对短期利润要求也很高。从这个角度来看,上市对基金公司短期利益的影响没有美国那么明显,很可能会将压力的来源从原始股东转移到公众股东身上。而国内基金公司现有的双重代理问题(股东与经理、经理与基金持有人),上市并不能很好的解决。对于国内基金公司来说,上市的真正动机是增资,以应对子公司等业务发展带来的资本消耗。但基金公司作为轻资产公司,对资金的需求相对有限。而且目前监管层也没有像券商一样对基金公司开展各项业务提出资本要求。因此,大型基金公司多年积累的现有资本基本可以满足拓展业务的需要。而中小型基金公司通常盈利能力较差,难以达到上市要求。这就可能造成能做的人不想做,想做的人做不到的窘境。其实决定基金公司成功的标准是业绩和规模,上市对它们没有直接影响。美国的基金公司通常是做大了才上市,而不是因为上市了,基金上市后业绩也没有明显改善。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内的基金公司应该把精力放在提高管理业绩上,而不是想着怎么上市,这样对公司的成长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