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企业与法人企业的区别
简单来说:法人是组织或团体,自然人是人。
复杂性:法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与自然人是对称的,具有不同的特征:
第一,法人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义上的“人”,而不是真正的生命,是依法产生和死亡的。自然人是依据自然法出生和生活的,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称为该国公民。自然人的生老病死都是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的,具有自然属性,而法人没有。
第二,虽然法人和自然人都是民事主体,但法人是集体民事主体,即法人是部分自然人的集合。例如,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的公司法规定,公司法人必须由两个以上的股东组成。相比之下,自然人以个人本身作为民事主体。
第三,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也不同于自然人。根据《民法通则》第三十七条规定,法人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一)依法设立。即法人必须是国家承认的社会组织。在我国,法人的设立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依据法律法规或行政审批设立。比如事业单位和法人,一般是法律法规或者行政审批设立的。第二,是经过审批登记成立的。如工商企业、公司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成为企业法人。
(二)有必要的财产和资金。法人必须有独立的财产作为其独立参与民事活动的物质基础。独立财产是指法人在特定范围内享有对财产的所有权或管理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支配,同时排除外部对法人财产的行政干预。
(三)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法人的名称是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标志。名称应能表明法人活动的对象和隶属关系。注册名称后,法人享有专用权。法人的组织是处理法人一切事务的组织。它被称为法人的机关,由自然人组成。法人的场所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或者社会活动的固定场所。法人的主要办事机构设在其住所。
(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指法人对自己的民事行为的法律后果承担全部法律责任。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法人的成员和其他组织对法人的债务不承担责任,同样,法人对其自身以外的其他债务不承担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三条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公司章程规定的董事长、执行董事或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注册。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衍生问题:
自然人股东和法人股东的区别?
自然人股东是特定人,享有并直接行使股东权利,承担义务,如参加股东会议、查阅财务会计资料、领取股利等。
法人股东是一个组织,作为依法拟制的抽象实体,其权利义务需要通过特定人的行为来履行,通过派遣股东代表以授权程序代表其完成,后果将由该组织承担。
因此:主要区别仅在于行使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权利和义务的实质没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