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头镇位于福建省闽江口南岸。枕河的海面距离台湾省只有112海里,海岸线长达12公里。它面向长乐市东北部,是海峡西岸繁荣带的突出部分,距离长乐国际机场15公里,距离福州58公里,靠近马尾经济开发区琅岐岛。该镇陆地面积56平方公里,渔场面积2000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和1个纯渔村,常住人口59743人,海外村民654.38+0.88万人。2001年,企业总产值654.38+0.6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75元。潭头凭借其在沿海突出部位的特殊区位优势,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浪潮中,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历届领导和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努力下,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潭头镇已成为福建省“百强镇”、福建省科技示范镇、福建省农业综合实验镇、福州市“菜篮子”工程基地、福州华侨名镇、长乐市商贸繁荣镇之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各项社会事业欣欣向荣。全镇大小企业237家,其中福州市重点企业2家,长乐市重点企业10家。有4个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星火工程”:惠翁养殖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被授予国家“绿色工程”;农业部在二流村建立了1000多亩“优良茶果繁育”基地。福州韦敏电路板有限公司被农业部授予“国家级示范乡镇企业”,并被列入星火计划。农业综合开发已经进入轨道。长乐灰鹅被农业部列为优秀水禽品种资源。沙堤千亩无公害蔬菜专业村、万亩晚熟龙眼基地、畜牧业产业化等。境内历史悠久,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名胜古迹众多,文化积淀深厚,如著名的惠翁岩、鳌峰岩、德岩岩等。,并被誉为“长乐小武夷”。潭头的经济、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稳定发展。一是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在农村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切实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加大支农投入,继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做好带岭、带溪水库、潭头海堤和水闸的加固工作;开展农电整治,每年减轻农民负担500多万元。二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尚活动,积极在群众中开展三个代表、两个思想、三个美德教育。第三,为民办实事方兴未艾。2001、12文化活动中心、公园、景区相继建成。潭头环村大道、岱西公路等8条水泥路建成通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8万元,增长265.438+0.7%。
潭头镇位于福安市西北部山区,北与寿宁、泰顺、柘荣接壤,距市区16公里,104国道贯穿整个东部,达12.5公里,辖29个村委会,3.8万人口。面积1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9500亩,林地1800亩,森林覆盖率79.3%。北部五道仙顶山脉和西部九峰山脉残脉在潭川交汇,形成东溪和武陵溪两大流域,水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年流量分别为88立方米和65438±0.83立方米,水能蕴藏量分别为2.4万千瓦和65438±0.3万千瓦。潭头镇被誉为“芙蓉李之乡”。芙蓉李种植面积31,000亩,年产鲜李28000吨。茶叶占地24000亩,年产茶叶1.75吨。随着宁德市重点工程潭头电站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一个“十里平湖”,潭头独一无二,闽东罕见。与潭太公路西坑的郭墓、朱洗心台、灯烛拱木廊桥、虎岩山相呼应,打造潭川生态旅游线,发展生态旅游十分有利。1991被列为全省首批“科技示范镇”,2005年被列为全省“生态建设示范镇”,是闽东23个重点镇之一。潭头镇近年来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党的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潭头镇还是一片红土地,有很多老根据地村。它是詹烈士和将军的故乡。
潭头镇面积56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总人口58615。全镇面积277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223个村民小组,人口32116。镇上有一所初中,学生1756人,28个班,专任教师75人。全镇有村小学7所,村小学13所,村小学5所,教学点5个,在校学生3277人,***121教学班,小学专任教师149人。校舍总面积为23320.1平方米。经过这几年的危房改造,全镇没有危房了,每个村都有教学楼了。
潭头教育历史悠久。中原丰厚的沃土给了她丰富的精神营养,细嫩的伊河给了她旺盛的生命灵气,丰厚深厚的河文化给了他丰富的思想底蕴。在这里,钟灵是栾川人才的摇篮,风景秀丽,人文荟萃。抗战时期,河南大学在潭头举办的“七七中学”毕业生遍布全国。近年来,执着进取的潭头教育人以其执着的敬业精神、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高尚的师德和卓越的教学成绩,撑起了潭头教育园的蓝天,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真诚信任和社会各界的热情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