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安陆的朋友吗?安陆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2002年末,安陆市总人口6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7万人,干部1.3405万人。土地面积为135500公顷。其中耕地33067公顷,林地49578公顷,草地13公顷,水域17090公顷。我市西北部属抚河水系,流域面积1201平方公里,东南部属曲水系,流域面积154平方公里。
全市有中小型水库125座,固定泵站163座。全市公路注册里程789公里。有二级客运站和乡镇客运站*** 17。全市农村邮政投递总里程1776公里;市话交换机总容量58200门,市话用户58800户。手机数量达到37000部。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8座;一座水电站接入系统,总装机容量5250千瓦。
2002年,全市排水管总长86.4公里。市区公交运营里程58公里。全市城市绿化覆盖面积681公顷,园林绿化面积320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33.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29平方米。
2002年,全国共有78个科研机构,9000多名科技人员。有96所小学,112教学点,62464名学生。初中31,446个班,学生33194人;高中4所,学生9129人。有医疗机构26个,医务人员2385人。有35个文化机构。
近年来,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农业稳步增长,以畜牧业、果树、优质水稻“三大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了沈丹、托普克、上海新高潮、诺恩药业、禾丰“五大龙头企业”,美洲黑杨654.38+万亩、银杏20万亩、优质水稻20万亩、优质生猪40万头、合丰654.33。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了铝、纺织、粮机、医药、食品四大支柱产业。除了解放山电厂和两家正在重组的企业外,该市所有的工业企业都已私有化。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产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76.8%下降到2002年的25.9%;占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23.4%上升到74.1%。城里人的生活水平接近小康水平。
“九五”末,全市粮食面积43.3万亩,总产量37.05万吨。销售商品粮15.5万吨,商品率达到41.8%。我市被列为"全国优质水稻基地建设县"、"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县"、"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市"。被省人民政府评为“1988夏粮生产先进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奖牌。2002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64177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31572万元,纯收入2063万元,村级4.77万元。
全市工业企业总数3482家,从业人员61.2万人。2002年,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39.76亿元。到2002年底,全市第三产业总产值9.5亿元,从业人员102300人。全市个体户发展到7900户,从业人员65438+7900人。出口总额达907万美元。乡镇企业9562个,从业人员127970人,总产值765438+5亿元。
200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242元,全市职工平均工资6660元,财政收入达到169010000元。
安陆矿产和自然资源丰富。有“中国银杏城”的美誉。
中原地区有罕见的古银杏群落,银杏树2.9万株,其中1000年以上的有59株,100年以上的有4673株。全市现有银杏树7000万株,年产银杏果300多吨,银杏叶1000吨。这里有丰富的铁、钒、铜、锌、铅、铀、重晶石、黄铁矿、硫、磷、型砂、煤和矿泉水。
安陆矿泉水储量丰富。由地矿部、轻工业部、卫生部的专家鉴定。含有锶、硒、偏硅酸等14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预防癌症的作用。
银杏、黄牛、瘦肉猪、鸡蛋、油桐、栗子、吉阳蒜、白菜、优质糯米、南翔萝卜等土特产质优价廉,驰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