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如何带来个人数据保护的“革命”?

区块链如何带来个人数据保护的“革命”?

美国媒体于当地时间17晚披露,深陷滥用个人隐私数据丑闻的英国“剑桥分析”公司,原本计划推出个人隐私数据存储服务,并通过区块链技术以加密货币的形式出售。个人信息加密和货币化的概念其实并不新鲜。这个想法的关键在于每个人对个人信息的自主权。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区块链技术可能会带来个人数据保护的“革命”。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被认为像黄金一样珍贵。个人数据的泄露令人担忧,但大多数人因为害怕数据被收集而无法切断与互联网的联系。在这个阶段,负责保管个人信息的企业、学校、酒店、社交网站往往不够负责。专家认为,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具有加密、可信、对等、不易篡改等特性的“中间件”,有望解决这一问题。

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将个人数据的控制权从互联网公司转移到了用户自身,让每个人都可以控制自己的个人数据。通过它,用户的个人数据可以与个人数字身份证相关联,用户可以选择数字身份证是匿名、假名还是公开的,他们还可以随时随地从任何设备访问区块链应用平台,以控制他们在互联网上的个人数据。

例如,区块链上某人的身份证号码的信息可能被转换成一串密文,并且面部图像信息也被加密。当他在酒店登记入住时,他只需要通过应用程序将加密的身份证号码发送到酒店。酒店将信息与区块链应用上的加密数据进行比对,不需要知道他的任何真实信息,但只要加密数据比对结果一致,就可以保证入住。

同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用户数据资源,用户可以选择性地将个人数据作为加密货币出售,并获得一定的回报。例如,如果电子商务需要用户数据来开发一个新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选择出售他们的购物历史数据,但他们的地址和账号仍然可以保密。

在基因测序领域,区块链应用已经开始挑战传统基因测序公司出售个人数据的“赚钱方式”。

近年来,面向普通人的基因测序服务备受追捧。以美国“23和我”染色体生物技术公司为例。消费者不到100美元,几口口水就能获得家族基因信息。如果他们再支付80美元,就可以获得基于原始数据的基因健康风险的深入分析。然而,这家公司并不满足于测序服务的收入,它还通过分类打包的方式向制药公司出售数百万份客户基因数据,仅2015年初出售的帕金森病数据就高达6000万美元。很多类似的生物技术公司,在从消费者那里获得服务收入的同时,通过倒卖消费者的数据来“赚双倍的钱”。

今年2月,哈佛大学遗传学家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创立了“星云基因”公司,希望通过区块链技术打破这种模式。该公司计划以低于65,438美元+0,000美元的价格完成全基因组测序,费用将由客户承担。作为回报,客户将拥有测序数据的自主权,同时直观地了解其基因信息对应的疾病风险。基因信息将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安全保护,同时进行加密和货币化,并根据客户意愿进行存储和出售等交易。

该公司计划推出一种“幸运币”作为交易媒介。客户可以用自己的基因信息换取“星云币”,也可以用“星云币”支付自己测序的费用。药企可以用传统货币购买“星云币”,获取普通人的基因信息数据。整个交易过程通过区块链平台完成,透明安全。

丘奇表示,在整合了测序成本、基因信息保护、数据管理和基因组大数据处理等诸多因素后,区块链技术让更多人真正“拥有”自己的基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