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博达生化有限公司
数据显示,今日国内主产区玉米价格继续上涨,山东部分企业因到货量增加有所回调,但不影响整体市场走势。因为我们注意到东北的深加工已经逐渐开始发力了。
首先是中粮集团旗下的深加工企业本周提价,然后今天吉林燃料乙醇、博大生化、通辽梅花等企业开始跟进。有意思的是,如果看打折后的价格,吉林燃料乙醇和博达生化的价格没有变化,但中等水分的玉米收购价却涨了20元——这种涨价也让贸易商更愿意交割粮食。
从未来玉米供应格局来看,我们已经总结出,目前的玉米供应结构已经变成了“东北供全国,进口为辅”的格局。
看完玉米,我们再来看小麦。
今天,湖北4万吨不宜入库小麦拍卖如期举行,结果100%。成交均价2351.5元/吨,最高溢价430元/吨——什么是小麦不宜储存?受储存时间或环境影响,不能再保存的粮食,套用一句流行的话,属于“临时粮食”,一旦过期只能用作饲料或工业用粮。
现货市场上,市场最高价已经超过1.45438+0元的位置。其中,陕西几家大型面粉企业收购价格均在1.4元以上,安徽、河南小麦主流收购价格在1.32-1.36元之间,山东、河北在1.34-1.36元之间。
目前优质小麦二厂开发面粉新麦26已经到了1.48元/斤,马上冲到1.5元。在小麦价格上涨的同时,面粉价格也在蠢蠢欲动。
关于未来的走势,无论是通胀、囤积投机还是需求增长,无论是什么原因,最终的结果都是大宗商品目前的上涨趋势不变。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以农产品为代表的商品涨价对社会各阶层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农民可能认为粮食上涨会多卖钱,但从随之而来的农资化肥涨价你就会知道,无论粮价多高,种田的收入增长都是非常有限的。
此外,目前我国还有近6543.8+0.3亿吨的稻谷库存和5000万吨的小麦库存,可以保证明年新粮上市前国内供应充足。因此,市场各方没有必要过度囤积粮食,从而引发监管风险。
从其他方面来说,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中国的粮食供给问题应该有所改变。
自古以来,中国的粮食供给问题都是以仓储为主,建粮仓,但实际上在现代市场经济下,建仓储粮的效果需要重新审视。
以今年小麦为例,我国全年小麦产量约为6543.8+0.3亿吨,集中收购期间进入系统的企业约为5000万吨。这些企业大多是粮食收储和贸易企业,他们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增长而持有粮食。
剩下的8000万吨小麦,从6月份到现在,加上饲料小麦的特殊需求,按照小麦消费量计算,也已经消耗了5000万吨左右。目前市场上可供流通的可能只有3000万吨,企业抢粮在所难免。
此外,我们也注意到,近年来,各地出现了农产品抛荒现象。所以,与其投入大量补贴建粮仓,把更多的财政资金花在储备粮的仓储费上,不如在种植端多下功夫,让更多的社会力量愿意参与到粮食生产这个大产业中来。
在市场经济方面,钱去哪里,人就去哪里。市场本身已经出现粮食供应短缺,无疑会进一步强化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
与其建仓库储存粮食,不如鼓励大家种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