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南京经济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是江苏省重点建设大学,以经济管理为主,经、管、法、工、文、理等学科支撑和协同发展。2000年,学校由原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学院、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而成。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南京经济学院正式更名为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异成绩。经过多年的改革建设,南京财经大学依托新的发展机制,知名度迅速扩大,社会影响力逐步提高,办学实力显著增强,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学校现设有18个教学课程,包括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与经济学院、金融学院、财税学院、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法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新闻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应用数学学院、体育部。* * *应用经济学硕士专业学位一级学科1。两个学科拥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学、会计学、企业管理、国际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英语语言文学、应用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等22个硕士学位。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金融学、贸易经济、保险学、金融工程、税务、统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审计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资产评估、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企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工业工程、生物工程等专业,如会计、烹饪技术等,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经济管理学科,法、工、文、理学科相互依托,支撑支撑学科布局,在江苏众多高校中结构优势明显。学校目前有2万多名全日制学生。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学校拥有比较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在职教职工1719人,专任教师1073人,其中教授150人,副教授433人。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683人,其中博士220人。教师中有23人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0多人获省部级专家、省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优秀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学校拥有产业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管理、统计学四个江苏省重点学科。电子商务实验室、粮油质量控制与深加工技术实验室等2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产业经济学、统计学等两个江苏高校优秀学科。经济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国家级创新实验区1个,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江苏高校统计学、会计学、贸易经济等3个品牌专业,江苏高校法学1品牌专业建设点;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市场营销等4个江苏高校特色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等2个江苏高校特色专业。近年来,学校教师主持和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00余项,获得国家、省、部级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奖100余项,成功举办了多次高水平的国际、国家级学术研讨会。学校拥有江苏省产业发展研究院、食品经济研究所、南京都市发展研究中心等20多个学术研究机构和研究所,校园学术氛围日益浓厚。学校出版的《产业经济研究》是国内第一份产业经济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入选CSSCI的源期刊。《南京财经大学学报》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优秀社科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学校拥有中国粮食流通管理培训中心、国家粮食局粮油质量检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理学院、江苏财税干部培训中心、广告设计事务所、科技开发服务部等社会服务机构。2001年末,学校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十五”期间首批承担工商管理培训的56所合格院校之一。近年来,学校为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江苏省人民政府、南京市人民政府及省内外各企事业单位承担研究咨询项目100余项,培训干部7000余人。我校工科专业产学研结合步伐明显加快,已有30余项研究成果转移到相关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及香港、台湾省的60多所大学及相关研究机构,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建立了全方位的合作交流关系和广泛的学术联系。学校有仙林、福建路、桥头三个校区,占地3004亩,校舍面积80多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2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7亿元;图书馆藏书654.38+0.74万册;多媒体教室近200个,专业实验室和微机实验室100多个,学生用计算机5522台。校园环境幽静,景色优美,绿树成荫,花香四溢。面向新世纪,全体师生将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努力把南京财经大学建设成为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法、工、文、理特色明显,相关学科在省属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研究型省属重点大学。我是南京财经大学毕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