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的邮政编码是多少?
南沙天后宫
向日葵花园
大角山海滨公园
石臼涌
东涌水乡风情街
南沙区总面积803平方公里。
区人民政府位于黄阁镇凤凰大道1号。代码:440115。区号:020。拼音:南沙曲。中文:南沙区。
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65438±0.9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65438±0.647.5毫米..
基本概况
南沙位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几何中心,珠江口虎门水道西岸,西江、北江、东江交汇处。东与东莞虎门隔海相望,西与中山市相望,以南沙为中心,周边60公里半径内有14个大中城市。南沙地区是区域性的水陆交通枢纽。水运通过珠江水系和珠江口通往国内外主要港口。距香港38海里,距澳门41海里。航空方面,周边有广州、香港、澳门等国际机场。
1993 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2002年,为加快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发展,广州市委市政府成立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是广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全面负责开发区范围内的规划、建设、管理、招商引资等工作,具有广州市审批管理权限。
根据广州市城市规划,南沙规划区涵盖广州番禺沙湾水道以南全部区域,总面积约797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约575平方公里。由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规划、开发、建设和管理的南沙开发区,包括黄阁镇、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灵山镇东南角、横沥镇、珠江管理区、万顷沙镇和番禺填海公司,总面积约536平方公里,陆域面积约330平方公里。根据规划,南沙地区将发展成为集物流业、临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基地。
南沙地区水网密布,湖泊池塘众多,自然环境优美。北部大部分是农田,南部河口大部分是围垦地,自然生态保持完好。南沙地区依山傍水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也使南沙成为旅游胜地。南沙现在有一些旅游景点和设施,如南沙周浦公园,南沙天后宫,苏州水乡街和南沙高尔夫球场。
经济状况
2007年,南沙区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临港经济圈建设为重点,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去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05.68亿元,同比增长45.48%;工业总产值853.28亿元,同比增长78.82%;税收总额76.73亿元,同比增长1.04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45亿元,同比增长71.44%;进出口总额48.64亿美元,同比增长23.51%。
现代工业体系已经形成。全年新引进外资项目31个,合同外资717万美元,同比增长41.57%;实际利用外资5.29亿美元,同比增长1575438+0%。世界500强企业在南沙投资了40个项目。汽车、钢铁、船舶、机械装备、港口物流、高新技术、石油化工等七大产业快速发展。汽车工业工业总产值46654.38+0.2亿元,同比增长1.63倍,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4.75%。小湖石化码头已投产,年吞吐量1236万吨,是珠三角地区最大的石化码头。南沙港区现有深水泊位10个,已开通近30条国内外航线。全区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55万标箱,同比增长80.19%。龙穴岛物流园和南沙出口加工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CSSC龙穴岛造船基地的民船和修船工程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分别可于今年3月和8月竣工投产。房地产、物流、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4亿元,同比增长15.17%。
经济发展质量好,后劲足。财政收入增速明显高于GDP增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形成了销售增速快于生产增速、利税增速快于销售增速的良性循环。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上呈现出生产和效益协调发展的健康态势。除了整车和发动机项目,最近两年新投产项目17个,如造纸9号机组、广汽凤桐二期、曹东化工、久泰能源、新日实润滑油等,去年产值超过70亿元。高压输变电设备项目和654.38+80万吨冷轧项目已开工建设;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加紧推进;数控机床、园林机械、电动工具、造纸机械等项目前期工作正按计划推进,将成为推动南沙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动力。
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核电设备R&D中心的三个实验室已经建成。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及其12研究中心和3个公共实验室已正式投入运行。中国科学院广州工业技术研究所新开工建设两个研究中心。南沙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一期实验楼建成。免疫组织化学诊断试剂项目在全省率先获得该类别的生产许可证。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项目落户南沙。新引进激光显示芯片、推广技术、新南方软件外包、新南方数控、龙沙生物制药、晶科电子等一批项目。全区有35家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年产值达到338.09亿元,同比增长65.438+0.1.5倍[65.438+0]。
投资环境
目前南沙投资环境基础较好,水电供应充足,饮用水取自沙湾水厂。区内建有珠江电厂,有3座110千伏变电站。南沙是国家一类口岸,货物可以在这里快速便捷地聚散。区内已建成南威码头和东发码头,分别拥有2.5万吨级和1万吨级泊位2个。珠江电厂有两座4万吨级煤炭码头,黄阁镇小虎岛东南端有3万吨级和1000吨级石化码头。南威码头和东发码头2001年货物吞吐量为1.7万吨。南沙已经建成了非常便捷、畅通的公路交通网络,还有直达香港的高速客船,每天12趟,仅需75分钟。而且为南沙投资活动提供配套服务的相关产业也越来越完善。目前,南沙周浦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建成国际会展中心、科学馆和书店,可提供会议、办公、商业展览和旅游服务等一系列服务。
行政区划
南沙区辖1街道3镇:南沙街道、万顷沙镇、黄阁镇、横沥镇。
万顷沙镇
位于广州最南端,北距广州市区52公里,沿水路东南距香港23海里。200多年前,万顷沙一带叫乌珠洋。万顷沙镇境内原是一片浅滩。清道光十八年(1838),东莞明伦堂在此填海造地,意为万顷沙镇因浸汪洋而得名。1953与南沙、龙穴岛、长沙村、胡大山、小虎山一起属于珠海,被命名为珠海县第四区。65438年至0954年,从钟山县分出的大岙沙、立新沙、岗洼沙并入珠海四区。1955秋,更名为万倾沙区。1957隶属钟山县,改名万顷沙乡。1958 10,与珠江农场合并组建万顷沙公社。1959 65438+10月,珠江农场分立,黄阁公社合并;4月,黄阁改为大港公社。七月属于番禺。1961年3月,南沙公社分家。1984是万倾沙区。1987是万顷沙镇。2002年3月,原新垦镇并入万顷沙镇后,全镇辖15个村委会和2个居委会,行政面积319.2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约16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5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4.04万人。5438年6月+2005年10月,万顷沙镇建制正式由番禺区移交南沙区。
横沥镇
1977和10两个月开始施工。由大港镇和万顷沙镇***12行政村组成,以两条主要河流即上横沥和下横沥命名。2005年6月,横沥镇建制正式由番禺区划归南沙区,番禺区灵山镇庙南村、齐一村、庙北农场划归横沥镇管辖。至今,横沥镇辖14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个农场。全镇总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26541。镇政府位于兆丰路3号。链接:横沥地图和村庄概况。
历史的发展
7月8日,1993,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成立。
2005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5]35号)设立广州市南沙区:番禺区南沙街道和万顷沙镇、横沥镇、黄阁镇的部分区域,灵山镇庙南村、齐一村、苗青村,东涌镇清盛村、沙公堡村、石牌村的部分区域划归南沙区管辖。南沙区人民政府驻黄阁镇凤凰大道。
2005年6月65438+10月65438+2月零时起,番禺区人民政府将南沙街、黄阁镇、横沥镇、万顷沙镇、齐一村、灵山镇庙南村交由南沙区人民政府接管。新设立的南沙区辖万顷沙、横沥、黄阁3个镇和南沙街道办事处。总面积544.12平方公里(不含海域),总人口146.5438+04000。区人民政府拟在黄阁镇与南沙街道办事处交界处的蕉门河西岸进行规划建设,位于广州南沙开发区黄阁镇凤凰大道1号。
2005年6月2日,番禺区灵山镇庙南村和齐一村正式移交南沙区横沥镇。2005年6月8日,南沙区黄阁镇、横沥镇成立。165438+10月22日,南沙区南沙街道成立。
截至2005年6月5438+2月31,南沙区辖1个街道(南沙)、3个镇(万象沙、黄阁、横沥)。
附:珠江管理区
珠江管理区的前身是东莞县明伦堂示范农场。1949 65438+2月,东莞县军管委接管示范场,更名为东莞县军管委万顷沙接管农场。1950年底正式命名为东莞万顷沙国营农场。1951年底,广东省归侨处理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安置被驱赶回国的归侨的指示,在万顷沙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华侨农场,称为广东省归侨处理委员会农场。农场成立之初拥有耕地3000多亩(分布在泳儿东永安、钟勇安、西永安、新中、东安五个圈地)1953年初,更名为广东万顷沙集体华侨农场。1954年2月,万顷沙国营农场与万顷沙集体华侨农场合并,更名为广东万顷沙国营珠江机械农场,土地面积扩大到14526亩。
1955年初,南沙黄山西部波波塘坑至大冲之间近万亩荒山纳入珠江农场,成立南沙红岭作业区。1959 65438+10月,珠海香洲渔家大队龙穴生产队合并,称龙穴岛。1959年2月,万顷沙国营珠江机械农场更名为广东珠江华侨农场。1966年初,广东省轻工业厅下属的万顷沙甘蔗试验田被合并,称为邵宏站。至此,农场土地面积达到53263亩,总人口10709。
6月1989,广东珠江华侨农场更名为广州珠江华侨农场。1991年3月,广州国营珠江华侨农工商联合公司的牌子挂上了。1992年3月5日,广州市政府批准设立“广州珠江管理区”,支持农场经济发展,授予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保留广州珠江华侨农场、广州国营珠江华侨农工商联合公司等品牌,实行一套人马、三块牌子。2002年6月5438+2月31日,广州市政府批准珠江管理处由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领导管理,同时挂上广州珠江华侨农场的牌子。
截至2003年底,珠江管理区土地面积54平方公里,下辖5个街道(一区、二区、三区、红岭区、龙穴区)和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18367人(其中归侨4565人,水库移民521人),暂住人口3765人。
5438年6月+2020年2月,住建部公布2020年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县(市、区)名单,南沙区榜上有名。
2020年9月,南沙区入选2020年全国百强区,排名第44位。
2020年9月,2020年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发布,南沙区排名第44位。
2020年9月,2020年中国生活质量综合百强县市名单出炉,南沙区排名16。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百强发布,南沙区排名91。
2020年,南沙区被列为2020年中国最幸福县市百强,排名第27位。
2019,10 6月,南沙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第20位。
2019,10 6月,南沙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排名16。
2018年9月,CCID发布2018年度中国百强区排名,南沙区排名第2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