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企业使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
成本法可以简单理解为收付实现制,权益法可以相应理解为权责发生制。成本法可以简单理解为收付实现制。无论是损益,在被投资企业宣告分红时确认投资收益。成本法下,除非增加或减少投资,否则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相应地,权益法可以理解为权责发生制。只要被投资企业年末有盈利,无论份额大小,都按比例确认投资收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当然,如果和合资、联营有内部交易,也会抵消。
合资企业和合资企业有两个不同之处:
1.份额比例:
(1)合资企业
当一个企业或个人拥有另一个企业20%或以上至50%的有表决权的资本时,通常认为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有重大影响。
(2)合资企业
根据合同,对一项经济活动的控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或个人以相同投资设立的企业。出资比例应当符合合同约定。
2.控制方法:
(1)关联企业一般涉及控制层面,分为母公司和子公司。
(2)合营企业是共同控制的,合营者共同控制投资企业的经营和财务决策。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到你。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缴行为,维护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
本法适用于税务机关依法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
文章
税收的征收、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的开征、停征、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以及其他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不一致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有代扣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纳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