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国企央企真的好吗?真的是铁饭碗吗?

我个人的看法是:不一定。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其实国企也是分好坏的。好的国企大多是垄断行业,而其他国企除了与国内企业竞争,往往还要面对外企的竞争压力。

对国企的认识,大多数人还停留在错误的舆论导向上,比如工资高,福利优厚,工作悠闲。不可否认,只要是国企,五险一金都是按照当地最高标准缴纳的,但除此之外,很多国企,尤其是市属国企,甚至县级国企,日子都不好过。要知道,国企虽然不以盈利为目的,但也是国家经济命脉的支柱。如烟草公司、电网、石油等国有垄断企业,当然不用担心利润指标。说他们能在这些企业工作也不为过。但如果从事金属冶炼等中小企业,企业本身就有病,那么前景和待遇呢?除了拿着基本工资混日子,一日三餐,更别说小康生活了。

至于个人发展,其实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不管是大单位还是小企业,只要你在岗位上一天,就要好好学习,提高自己的技能,才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老话说,只要是金子,哪里都会发光。懒猪就算拉到北京也是猪。

任何企业都没有绝对的好发展,也没有绝对的铁饭碗。作为一名省级国企员工,在此分享一些想法:

先说发展首先公司整体发展比较慢,过渡部门有机会。

国企和央企多为传统行业,规模大,人员多,模式成熟。他们有的可以基于垄断地位继续经营,有的甚至可能是逐渐没落的夕阳产业,面临重组转型的现状。所以大部分国企和央企都不在成长期,业务稳定会导致职位和工资相对稳定,这样个人发展的机会不会很多。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国企和央企都是这样。很多国企和央企也在寻求转型,或者学习先进理念,进入新的行业。所以在国企和央企的一些新的子公司或部门还是有发展机会的。背靠国企和央企的资源,流程效率可能略低,但也有很多优势。

其次,公司发展和个人发展有很多客观限制。

国企和央企的第一责任是社会效益,需要给社会带来正能量,需要考虑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工作流程严谨,甚至有很多不必要的流程麻烦。而且还有高管轮岗的现象。主要领导都是外行,需要熟悉和适应。几年后,它们可能一进入轨道就要被转移。

从员工和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样会效率低下,限制多,但这是国企性质决定的。无论是制度还是流程,这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长期发展保存下来的,适合企业的性质。所以这不是国企的巨大错误,只能说是客观现象。

第三,部分国企和央企的短板。

这是很多人批评国企和央企的地方。一些国企、央企存在,领导腐败受贿。员工都是阿谀奉承,凭资历、背景等能力、复杂的人际关系提拔。不可否认,这些现象在很多央企、国企都存在。其实民企也有,只是发生的概率更多的是国企和央企。

但同时国企也需要发展,需要业绩,需要实干的人。身处国企,看到集团总部和子公司都有大量的员工和干部。他们是兢兢业业的工人,会被领导看中,会得到重用和提拔。想当大四,需要背景、资历、机遇、能力的综合。但如果做得足够好,做到中层管理岗位还是很现实的。

所以,其实总的来说,国企和央企对个人发展还是有一定限制的,可能会比较慢,机会是存在的,但是升职快或者年轻有为的难度比较大。

况且铁饭碗之前是国企央企员工编制,现在已经逐渐转为合同制,理论上不存在铁饭碗。但是为什么很多人还是觉得是铁饭碗?

第一,企业稳定。

前面发展中提到,国企和央企有一定的垄断或资源优势,公司发展模式成熟且规模化,使公司自身状态稳定。国企几十年到处都有,但能坚持几十年的民企很少。企业的存在,自然可以认为是铁饭碗的一个特点。当然,上世纪末的国企职工集体下岗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现象,而不是常态化。

二是工作压力小。

因为企业稳定,公司运作模式成熟。所以国企员工更多的是按部就班的工作,业绩和发展压力相对较小(很多压力还是很大的,这里只是一般平均)。因为竞争也没那么大压力,所以工作会比较轻松,一般是一周五个工作日,周末。

第三,待遇稳定。

国企和央企现在会逐渐使用现代薪酬机制,只是更正规一些,大部分情况还是一样,激励奖金差别不大。收入比较稳定,可能每一两年都会有稳定的增长,可能不多,但有持续性。而且国企的一般福利会比较全面,比如食堂、体检、活动室、大年初一送礼、组织各种员工活动等等。

第四,员工很少被辞退。

国企和央企也是合同制员工,但通常如果员工表现不是特别差或者犯了大错误,就不会辞退员工。如果工作上有问题,更多的是换部门,换工作。这是很多人认为铁饭碗的更重要的原因。

综上所述,相对于民企,国企和央企是有发展机会的,但会有限和缓慢。国企工作会相对稳定,福利也比较全面,但是工资收入不高,是相对的铁饭碗。国企和央企发展不一定好,但铁饭碗是实实在在的,老套的。

现在的国企和央企都是半个系统稳定,但是你要知道,他们稳定的同时,你也在被温水泡着。如果是应届毕业生,工资三四千元,就算是研究生。

至于发展好不好,要看每个人的情况。如果你有能力有背景,那么进入国企应该发展不错;没背景没技术还得看运气,因为这些地方很讲究辈分。就算你有能力,你也是后来者,你要在后面排队,慢慢熬过去。

我在之前的一个回答里也说过,我毕业的时候去参加校园招聘会,很多国企和央企都来招聘,比如AVIC,中建四局,中建三局等等这些企业名字很高大上,看起来也很高大上,但是你看工资,就没那么高大上了。你觉得你能接受两三千的工资吗?说白了,现在服务员有两三千。当然,我们不能这样比较。

再比如,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两年前中南大学毕业,去了贵州一家航天相关的研究所,工资3000多,提供公寓式住宿。当时我都不敢相信一个211,985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居然只给这个待遇。但是,就是这样也不知道这个人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同期中南大学毕业的本科,去了碧桂园,工资七八千。别人不敢说,但是待遇确实是这样的。

所以对于国企和央企的半系统,我的建议是,除非你有兴趣在里面发展,否则尽量不要去,或者可以去垄断行业,朝阳行业,比如电网、电力、烟草。如果你有能力,有事业心,在职场上可以快速成长,学到很多知识,职业发展会更好。

受试者问了两个不相关的问题。进国企好不好?这是你个人发展的问题。进国企是铁饭碗吗?这是国企体制机制的问题。肯定的答案是:进入国企,尤其是央企,基本都是“铁饭碗”。即使将来国企倒闭,当地政府也会重组安置员工,一般你也不会失业。这是国企的性质决定的,因为国企要承担zz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为社会消化就业人口,这也是zz责任,社会责任。但是进了国企能不能发展好,是个人努力、人脉、机遇的问题。

第一,国企和央企种类繁多,企业内部层级众多。你那边有很多种工作。

国企和央企千差万别,待遇差距也很大。企业内部的差距更是五花八门。怎么才能用尺子量出来?比如证券公司金融证券的央企,平均年薪48万,建筑企业平均年薪只有4.8万,平均水平差十倍。

比如一个企业内部,某石油央企,北京总部,二级分公司,三级子公司,四级孙公司,基层一线班组。总部在北京,收入高,待遇好。二级分行设在省会,遵循当地省会的待遇。小城市的三级子公司收入会下降较大幅度。4级和团队可能是偏远地区。比如北京总部新员工年薪30万,加油站加油员年薪3万。差距大吗?不要泛泛而问,没有意义。

第二,企业内部有很多身份,饭碗真的不一定是铁饭碗。

比如某石油央企,包括原正式员工(1995之前入职)、合同制员工(新正式员工)、大型集体员工、劳务派遣员工、外包员工、外派员工、合资员工等等。好像都在央企上班。其实每个人的身份都不一样。

比如一个加油站,有老员工,有新合同员工,有劳务派遣员工,有外包员工。以前的正式员工工资高,待遇好,还分配了福利房。新员工月薪1000,劳务工月薪3000。正式员工和合同制员工一般不能辞退。而劳务人员和外包人员,只要给劳务公司打个电话就可以辞退。

第三,如何在国企和央企实现个人发展,没有统一的答案。

有的领导让子女毕业后回国企,目的就是利用自己的关系和人脉,让子女获得待遇好、成长快、晋升机会多的工作。再加上操作,让孩子晋升为中层高层人员,那么,职级上去了,待遇上去了,比别人早二十年成功了。比如自己的孩子升到科级,年薪基本都是几十万,稳定性好,没有压力,收入高。这个群体就是黄金一代。

第一,走技术人才之路,掌握核心技术。公司没有你玩不下去,领导提拔不了你。

二是走天下之路。你不搞核心技术,只搞各种管理。没有这个世界,没有领导的赏识,你连晋升的领域都进不去。怎么才能升职?晋升机制是上级提名。所以做人做事要本真,不要制造人脉,不要贵人主动找贵人。

第三是做人,做事要论资排辈。在国企,有能力的领导要提拔,有关系的领导要提拔。另一种方法是多年保持合格。只要你能做人,把事情做好,领导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有所改善。虽然没有那么强大的背景,但是论资排辈也可能给你升职的机会。

我国雇佣华工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临时季节工、合同工、长期合同等。,而且企业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比如国企、央企、个体户私企等。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壮大,过去那种要人家出卖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工人都有保险了,上次还有养老和意外工伤保险,让大家可以放开手脚创业。

国企和央企面对高速发展的势头也在不断进行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不如不彻底改变改革,那么必然会在党中央的牵绊下将改革进行到底。以我们企业为例。最近在计划提前退休,精简干部队伍,合并重组,减员增效。刚开始很多人都不太明白,没有人怎么拿好处。一旦明白了“鸡太多不下蛋,人太多瞎大意”的道理,就明白了党中央的良苦用心,以后也就逐渐改变了,就再也走不出一个牢不可破的铁饭碗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各国形式都不乐观。一些机遇和挑战将会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要团结起来,努力工作,不仅要搞好国有企业改革,而且要改变许多与新的生产力不相适应的旧的生产关系。每个人肩上都有担子,我们要努力改变现状,用丰厚的金钱做出强大的贡献,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非法国家。

进入国企或央企的稳定性毋庸置疑。虽然近几年国企没有编制这个说法,但是通过正规招聘公告报名进入国企时,会签订正式合同(一些明确标注的劳务派遣工除外),成为国企正式员工。国企工作稳定,福利从五险一金开始,节假日各种补贴。天气冷的时候有取暖费,天气热的时候有高温补贴,出差电话费报销。偶尔发米面粮油购物卡,年终奖就更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的丰富。虽然底薪可能不高,但大大小小的各种补贴加起来也不算什么。

再说发展。其实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环境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你自己的个人能力。国企可能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但不是绝对的。他们基本功扎实,做事利索,积极上进。我相信他们无论在哪里都会发展得很好。

新中国成立以来,进国企央企不是铁饭碗,同样是被开除!

我的观点:真的是铁饭碗,发展好不一定。还是看自律

我来说说我在国企的经历。我在上海的一家国企宝钢待了一年,做机械工程师,主要从事热处理炉,加热炉,退火炉,电炉等炉类的工作。我的工资是每月8000元,如果去掉五险一金的话,我能拿到7000多。国企安排住宿和双人间。房子比较旧但是物业管理比较干净。毕竟国企管理各方面都比较成熟。

在国企呆了一年就走了。我是自己辞职的。虽然我是机械工程师,但没做过那么多机械工作。一系列的日报、报表、办公文件等等占了一大半,很多决策都需要经过程序审批。我没按你说的做,不遵守制度还被罚款。

发展其实挺好的。比如刚进国企的研究生比本科生多挣1000。毕竟他们的学历摆在那里。我也见过很多国企的人。比如一个30岁左右的研究生去过南极做考察项目,经历和视野都变了。现在已经成为副队长,年薪20-30万。对于国企和外面的私企来说,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有时候要加班,有时候很累。比如,以我的经验来看,修理锻压机之类的大型设备只能给你这么多时间。你需要36个小时或者72个小不间断的人去检修,工程的各个部分都要详细考虑。

像国企,只要不犯大错,自己辞职,真的是铁饭碗。就像搞技术一样。有些真的是靠经验。这一点不得不相信。比如这个区域设备是你的,你很熟悉。和一个新人入门肯定没那么容易。

下午好,广东图图君将回答您的问题。

俗话说:好处是先得月——好处还是很多的。

第一,企业的收入肯定会比行政单位好。

同样是国家单位,但是国企和央企的本质是企业,仍然可以高度市场化运作,所以收入是动态的,而在行政单位,你的收入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所以,这里的根本区别不言而喻。

第二,央企比国企好。

我们平时说的国企已经足够好了。有的民营企业家会嘲讽说国企是“儿子”。可想而知,因为是国家所有和经营,所以往往在政策上有优惠,在财政分配上有更多的支持。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国企经营遇到问题,国家会直接出手救助。

而央企,虽然都属于“国有企业”的范畴,但比一般的国有企业更有区别——中央政府直接监督管理。

当然,既然国企和央企也是企业化、市场化的,那么做生意就有风险。所以即使他们有很多先天优势,也不一定能发展好,主要看行业领域和经营状况。业内众所周知的“两桶油”绝对称得上有钱。

第三,铁饭碗的性质

一般国企不能归为铁饭碗,因为也可以面向社会招人。但是,大部分领导岗位都是体制内的。这些岗位不仅是“铁饭碗”,甚至是“白金饭碗”——比金饭碗更值钱。

而不是管理岗位,进入国企就没那么容易了。

所以,最后还是要看你个人的资质和努力。

希望以上回答你满意。谢谢你。

我可以告诉你是铁饭碗,但是你要做好长期在基层的准备。你也要有一颗强大的心,因为有很大概率你的领导不如你,你的能力得不到发挥是正常的。进去了最好有人脉。关系比能力更重要。什么是金子总会发光?你得足够纯洁,足够聪明,不然就等着。你可能会一直呆在基层,直到退休也没人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