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轮胎的发展历史
1975年,山东玲珑橡胶有限公司的前身招远轮胎修理厂正式成立。筹建之初是以县城汽车修理厂维修门市部为基础,厂房是招远锁厂旧址,一间300平米的土房。作为一家县办集体企业,当时主要用于旧轮胎翻新修补,员工不到100人,总资产不到50万元。1986年末职工人数108人,厂区面积11891.46平方米,建筑面积4521平方米,产值310,60000元。在12年期间,企业1987-2000
1987,公司现任董事长王喜成被任命为公司第八任董事。他和新组建的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提出了“从路边到路中,争取路中上游”的发展方针,拉开了轮胎制造的大幕,公司产品从低档马车轮胎逐步扩展到卡车轮胎、工程轮胎和高档轿车轮胎。13年走出了一条通过技术改造扩大规模,通过管理提高效益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工程轮胎、重型轮胎、轻型卡车轮胎、农用轮胎、轿车轮胎五大系列200多个规格,成为中国最大的斜交轮胎生产企业之一,跻身国内轮胎行业10强,实现了从补胎向斜交轮胎规模化发展的转变。
从1987到1990,轮胎产量大幅度增长,品种不断增加。“年年有新项目”,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实力逐步强大。
1991到1994是深化改革、完善配套、抓管理水平的阶段。本着“填补空白,完善配套”的原则,企业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形成了具有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轮胎硫化生产线。获得全国自营进出口业务经营权,跃居全国100家最大橡胶企业和中国橡胶行业50家效益最好企业行列。
1995至2000年,抓住发展机遇,依靠技术改造增加活力,脚踏实地稳步发展。自1993以来,连续八年蝉联全市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出口创汇、利税、周转利税、人均利税第一,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外。2000年产值65438+2.5亿元,利税665438+22.4万元。2001-至今
2001,公司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公司以新建子午线轮胎生产线项目为契机,打造精益高效的山东玲珑。
2001年,公司总体经营思路是“稳定斜交轮胎生产,大力发展子午线轮胎,建设轮胎产业园”,从单一的斜交轮胎生产调整子午线轮胎结构。2001公司股份制改革成功,形成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新型管理体制。2001年9月23日,公司首条半钢子午线轮胎生产线顺利投产。6月165438+10月10,公司开工建设全钢子午线轮胎项目。2002年6月65438+10月19日,第一条全钢子午线轮胎顺利下线,创造了行业子午线轮胎建设的“精致速度”。公司实现了斜交、半钢、全钢的系列化生产,逐步向轮胎专业化、规模化迈进。
2003年以来,公司员工发扬“反应迅速、行动坚决、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定位“三言一语”,推进“四个速度”。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他们努力实现产品分级化、管理现代化、市场国际化和营销品牌化,展开了新一轮以抓住机遇、快速反应为主题的营销战略。公司逐步完成了从单一产业到产业集群的发展,并整合优势成为中国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轮胎制造基地。三年时间,技术改造投入20多亿元,实施了全钢、半钢、热电、炭黑、钢丝、水泥、粉煤灰砖等项目,构建了以轮胎主业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2006年销售收入达64亿元,出口创汇3亿美元,轮胎产量达654.38+00万套,总资产达50多亿元,员工总数8000人,跻身世界轮胎前20强,中国同行业前3名。十一五期间,公司将借助轮胎产业园进行集约化生产,努力实现“1321”工程,即从业人员达到10000人,轮胎总产量3000万条,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成为具有世界一流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轮胎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