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威光电创始人张九柳:智能制造的实用之路

在智能制造这个行业,张九六有15年的经验。杭州中威目前是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物联网、智能物流、自动化、光电设备等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同时拥有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专业从事智能制造。

今天的分享主要围绕智能制造的背景和一些实践,包括融资租赁在助推智能制造升级中的作用。

在智能制造方面,德国首先提出工业4.0,随后是美国的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和先进制造国家战略。欧盟、英国、日本、韩国也非常重视智能制造。中国推“中国制造2025”,可见中国对智能制造的重视。

智能制造是工业4.0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工业4.0还涵盖了互联网、互联网+中的智能制造和消费者。互联网在全球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在中国和美国,已经比较成熟。工业互联网和现在流行的新零售会逐渐形成一个大的工业4.0网络,把消费者和最前端的制造环节结合起来。

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2016显示,中国的制造力正在下降,特朗普提出美国制造业回归是对中国制造业的极大警示。美国制造力的提升得益于先进的制造技术,比如智能互联的产品和工厂,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可以解决劳动力成本高的问题。

中国现在正面临着发展过程中的严峻挑战,如人口老龄化。如果仍然依靠单纯的劳动红利来获得制造业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会面临很大的压力。中国必须在智能制造领域大力布局,以提升中国在价值链中的地位。

德国以工业2.0为基础,从工业3.0向工业4.0进行了一系列过渡。1.0是机械化;2.0是电气化和自动化,形成机械和人工的结合;3.0是信息化;4.0是网络化,有智能工厂,有共产大数据。

目前我国还处于工业2.0补课、普及3.0、与工业4.0并行发展的阶段,发展时间预计会短很多。

此外,中国国家层面对中国智造提出了明确的规划指标,分为机器人、两化融合、智能制造示范工程三个维度。具体指标包括工业机器人产业、工业机器人高端产品国产化率、工业机器人密度、宽带普及率、产品生产周期等。直到2020年、2025年,才会有具体的数字指标。

从整体上概括智造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网络、两大主题、三个融合。网络是指信息物理系统网络(CPS)的构建。这两个主题是“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三个整合是指横向、纵向和端到端的整合。

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100%的智能工厂。现在可以自动发货,但是不能自动生产。我个人认为,未来智能制造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定制化。所有需求都可以通过销售终端输入,后续工厂会根据你的订单自动生产你想要的定制产品。

智能制造系统分为感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传感层包括机器视觉、光电感应、烟雾感应等。我们通过传感器和物联网系统收集我们想要的数据,然后做出决策。原来的决策层是我们的大脑,现在有了计算机、嵌入式系统和各种软件平台。

在决策层,手机有ios系统和Android系统。现在有公司在研究工业4.0领域的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就像一个大脑,未来所有的感知系统都可以与之相连。

至于执行层,可以举几个典型的例子来介绍一下。例如,工业机器人可分为六轴关节机器人、并联机器人、柱坐标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和SCARA。这些机器人在工厂的实际应用中,会根据操作对象的难易程度进行选择,一般会将多种机器人安装在一起。

在工业机器人在各个行业的使用中,汽车行业是最早的,应用也是最广泛的,与此同时还有电子行业、金属加工业、化学工业、食品饮料和包装。智能制造这个行业是一个以万亿为单位的产业市场。

对比各国工业机器人密度,韩国人口少,机器人产业相对发达,密度最高。在日本、德国、美国、中国台湾省、西班牙、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平均10000人中就有58个机器人。在中国,65,438+00,000人中有30个机器人为人工作。随着这个数据的增加,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智能物流、智能数控机床、3D打印、智能传感设备也属于执行层。智能传感设备是智能制造系统中的信息采集层。现在一般都是无线互联,物联网在智能制造领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决策终端其实是三大软件——ERP、MES、CAD的核心。ERP支持业务管理,负责企业资源规划。MES系统是制造执行过程的核心,包括人机交互、生产控制、监控和物流。MES可以将数据连接到ERP,但是系统之间不能互相替代。CAD是协助研发产品的数据管理,以及辅助设计。

智能制造中的决策端还涉及到工艺流程和商业模式的重构。整个制造模式重构后,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模式都会发生变化。而且过去很多制造企业的流程是完全独立的,相互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密,中间有一个黑箱。通过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手段,重新进行有效的连接。

我在LED和光伏方面比较有经验,公司主要以这两个行业为主。目前工业生产效率低,人力成本高,产品精度和良品率有待提高,研发投入低。平时做智能制造最麻烦的就是内控不懂,很被动。大家都在说智能制造很重要,但实际上企业的意识和人才队伍非常缺乏。

LED行业是一个比较大的行业。我是2005年进入LED行业的,现在年增长率不低于30%。现在年市场规模5000多亿,最近有很多公司上市。

对于智能制造,我们这个行业主要做什么?

首先在上游做一些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和台湾省金源光电合作。它必须有一套严格的制度来监控你的生产,同时决策层也有一套严格的算法来支撑,这样才能保证质量绝对没有问题。配送工厂有一套MES系统与外包厂商的MES系统对接,可以直接设置机器参数,人力只需要负责设备维护和物流管理。

在中游,这个行业负责将隔离的设备进行分包和连接。其实它的目标和芯片差不多。其优点是节省劳动力,提高单台设备的生产率,提高效率,节约制造成本,定制灵活。

下游是夜光灯的自动化生产和信息采集,宜家和飞利浦的灯泡基本都是我们的生产线生产的。另外,工厂的光伏制造是基于AGV的智能物流系统,相当于实现了搬运过程的无人化。

最近国家融资租赁政策越来越积极,现在一些从事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的机构也在对接融资租赁。

在一些欧洲国家,由于对整个国家各方面的良好信任,企业在进行重资产投资时往往会借助融资租赁,这并不是真正的重资产。中国需要花钱或者借钱买设备,但是银行只看固定资产,设备对他们来说不值钱,压力会更大。

融资租赁是指分阶段购买设备,在这个过程中利用设备赚钱。中国企业要推进智能制造,融资租赁和资产投资在这里将发挥重要作用。

现在意识越来越开放,“一个人吃饭”肯定是没有前途的。只有企业共同合作,形成一个非常健康的产业链,未来的竞争力才会越来越强。

☆2017中国FinTech大会暨中国FinTech领军企业颁奖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