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不公平关联交易?
为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上海证券交易所今日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实施指引》。《指引》在现行规则对关联交易的总结基础上,细化了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决策和披露流程,在部分放松管制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关联交易的监管。其中,《指引》对上市公司以高溢价(溢价超过100%)向关联方购买资产的重大关联交易设定了严格的披露和决策程序。
有一套标准,但并不完美。找专业的。
问题二:如何从年报中看出不公平关联交易?您好,会计学校的邹老师将为您解答。
关联交易需要在最终结算报告中申报。
欢迎给我起外号——问问会计学校的所有老师
问题3:关联关系的关联交易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于2006年4月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准则问答1号——非经常性损益》(以下简称《问答》),对非经常性损益作出了明确规定。本文以问答为基础,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判断标准、内容及信息披露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一、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根据问答,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虽与生产经营有关,但因其性质、金额或频率影响对公司当期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的真实、公允评价的收入和支出。在理解非经常性损益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非经常性损益是国际会计准则中提到的损益。如果公司有非经常性收益,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将低于利润表反映的当期净利润,因此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将小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的结果;如果发生非经常性亏损,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将高于利润表反映的当期净利润,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将高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的结果。(2)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发生在与公司生产经营不直接相关的相关领域。例如,在许多公司中,出售分支机构或子公司的投资收入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但是,非经常性损益也可能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比如,在关联交易中,大股东为了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上市公司生产的产品或者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向上市公司供应原材料,从而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润。因为以不公平价格进行的关联交易所获得的利润并不是公司在正常经营活动中能够获得的利润,所以也应视为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所以在确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时候,切记非经常性损益和非经营性损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公司完整的经济活动应该包括三部分:生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除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外,还应包括基于各种战略考虑的长期对外投资活动等资本经营活动,还应包括公司利用暂时闲置的资金自行开展的短期投资活动及相关筹资活动。所以不能根据是否来自商品生产经营活动来判断损益是否为非经常性。(3)在判断某项损益是否为非经常性损益时,不仅要考虑该项损益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还要考虑该项损益的性质、金额或发生的频率。1.判断某项损益的性质,主要应分析产生该损益的事件或业务是否为公司持续经营所必需,是否为公司的特殊业务。从公司的经营环境来看,特殊事件或业务是高度异常的,与企业正常的、典型的活动明显无关或只是偶尔相关。如果产生利润或损失的事件或业务对公司的持续经营不可或缺,则该利润或损失不能作为非经常性利润或损失处理。比如公司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每隔几年就要对设备进行一次大修,所以并不是公司的特殊业务。发生的大修理费用是公司维持正常生产经营能力所必须发生的费用,由此产生的损益也应该是公司的经常性损益;再如,如果上市公司因向关联企业借入资金而支付的资金占用费明显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则该资金拆借业务并非公司持续经营所必需,而是一项特殊业务,因此多出的资金占用费应为公司非经常性损益。2.在判断某项损益是否为非经常性损益时,还应考虑损益金额的大小。根据会计学中的重要性原则,一些小额的非经常性损益即使被视为经常性损益,也不会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分析产生实质性影响。因此,对于某些项目,显然可以归属于非经常性项目,但金额...>;& gt
问题4:如何证明关联交易的公允性短期来看,部分关联交易可能有助于公司渡过难关,但好处只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关联交易的经济后果对公司是不利的,会蕴含很多法律风险。首先,过多的关联交易会降低公司的竞争力和独立性,使公司过于依赖关联方,尤其是大股东。比如一些公司的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的主要对象都是关联方,经营受到很多限制。而很多关联方的“输血”重组往往只是报表重组,并没有实际的现金流入,对公司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善。其次,关联交易会增加公司的经营风险,使公司陷入财务困境。一方面,公司通过关联交易改善的经营业绩大部分只是账面业绩,只增加了大量的应收账款项目,这将导致未来的坏账风险;另一方面,如果公司是关联方,如大股东提供担保、资金或大股东以其他方式占用公司资金,会给公司带来潜在的财务风险;如果与大股东及相关人员进行不平等交易,会降低公司利润,造成法律风险。最后,大量关联交易的发生会损害公司形象,减少潜在客户群。如果是上市公司,会导致其股价在证券市场下跌。这些对公司商誉等无形资产的损害很难被追究责任。这些关联交易造成损害后,很难有效维护企业利益。
问题五:税务局如何认定关联方交易价格不公平,有没有界定比例?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购销活动调整顺序如下:
(1)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相同或者类似经营活动的价格;
(二)按照转售给不相关的第三方应当获得的利润水平;
(3)按照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
(4)按照其他合理的方法。
在实际税收征管中,往往采用核定利润率调整,其结果往往与正常交易原则相违背。
问题6:什么是关联交易?关联交易是否违法,没有明确的说法。
但最好不要这样做。
这是法律的擦边球。
如果你没找到,那就去吧
想办法让他承担法律责任。
祝你一生平安,财源滚滚。
问题7:你所说的“关联交易解除关联”是什么意思?(3)关联交易解除关联规避了《暂行规定》的约束,达到了操纵利润的目的。
1.关联方通过转让股权或暂停转让相关股份的方式减少持股比例低于20%,名义上解除关联方关系,相应的关联交易解除关联。例如,天津磁卡有限公司原持有天津环球影业94%的股份,但在2001年中期,天津磁卡将环球影业的持股比例降至47%。2001年中期前,天津磁卡与天津环球影业签订购销合同,向后者销售价值265,438+05万元的产品,毛利65,438+0.365438+。占天津磁卡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度合并主营业务利润的54.6%。以上销售均在期中前完成。2001年末,天津磁卡公司再次转让股权,不再持有天津环球影业股权。上述两次股权转让的结果是关联方变为非关联方,巨额销售额不会被合并报表抵销,也不受《暂行规定》约束。销售毛利超过20%的部分将不计入“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从而增加当期收益。
2.采用关联方-非关联方-关联方交易方式,将资产高价出售给非关联方,将一笔关联交易变成两笔非关联交易,关联方用其他手段弥补非关联方的损失。或者选择合适的时机,再以同样高的价格从非关联方手中赎回资产。这两项交易成为非关联交易,上市公司可以规避《暂行规定》的约束,确认高价出售资产产生的交易价差,计入当期损益。例如,ST易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10月初公告,以5200万元的高价将其资不抵债的控股子公司4219%出售给另一家无关联公司。作为一项非关联交易,ST伊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轻松获得总计约5200万元的营业外收入。可谓“取之有道”。
3.利用潜在关联方为公司“输血”,在正式进入上市公司之前进行不正当价格交易,在交易完成后,在正式进入上市公司成为关联方之前,通过多股间接控制上市公司。因为交易时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关联方,所以可以名正言顺地对关联交易进行监管,提高业绩。
问题8:如何处理报告期内的非公允关联交易?解决复杂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简单。按照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办事,做到规范、省心、少纠结。
问题9:如果关联方交易价格不公平,新三板企业将如何处罚?处罚是否取决于关联交易是否履行了必要的程序和披露?履行必要程序或收到股转公司问询函的,答复适当或要求清理关联交易;
未履行必要程序的,将违反相关制度,或受到诫勉谈话、出具警告函等处罚。
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问题10:关联方交易价格不公平。会计上怎么处理?财政部发布《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价格公允的,应当按照本规定处理。交易价款中明显不公允的部分,不应确认为当期利润,而应作为资本公积处理,在“资本公积”科目下单独设置“关联交易差价”科目进行核算,不得允许这部分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