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知名船公司全集
1,马士基:这家公司起源于维京,后来走上了做航运的正道。它的总部在哥本哈根,是有电梯的六层大楼,但是很少有人坐电梯。因为大老板每天都要爬楼梯到他六楼的办公室,没有人敢坐着爬楼梯。米尔斯克以傲慢、刻板、可信著称。其税收占丹麦政府收入的40%,是丹麦的巨牛。
2.MSC:欧洲黑社会的洗钱机构,在瑞士注册。据说MSC去造船厂造了一艘这样的船:派几个人用一个大皮箱装很多现金。和船厂谈好合同后,打开皮箱,从里面数出一定比例的现金,然后把剩下的交给船厂,说我拿了我的提成。这是押金。签合同。MSC船名多为女性名字,如洛丽塔、法米亚等。MSC从不与其他公司融为一体,船只庞大,运费极低,服务极差。我很少租箱子,都是自己的箱子。
3.长荣海运EMC:张荣发40年的努力导致了非常混乱的管理。原因是张荣发有太多的妻子,他的妻子自然有更多的儿子。张老板有六个儿子,两个女儿,那么多孩子都要安排工作,但是除了二儿子没有一个是合拍的,孩子之间矛盾重重,很悲剧。长荣是一家股份公司,由张荣发控股,但也有其他人的股份。在航运市场最低迷的时候,张荣发用自己的钱注册了李荣,防止常青树突然倒下。但是后来行情越来越好,常青树也越来越好,于是常青树高价买下了李荣,张荣发自己也发了大财。后来为了经营两岸直航,继续收购意大利邮政,以欧洲公司的名义做直航。HASU海运(绝对内部人士)是去年成立的,因为2006年长荣的产能要增加40%,风险要分散。
4.中远是中国的第二海军,享受国家最优惠的航运政策。我们和中远集装箱运输公司有更多的接触。在过去的两年里,航运市场一直在蓬勃发展,但CIMC没有赚到钱。主要原因是CIMC的运价体系太混乱,特价应用满天飞。几乎每个申请都有后台,主管人员都要审批。中远作为老牌国企,管理体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船员收入很低。传说现任集团总裁魏家福从新加坡调任天元担任总经理时,他在新加坡的行李是由中远集装箱船带到天津的。剧组听说这些东西是上面某个重要领导领的,于是毫不犹豫地把大箱子的财宝都扔进了海里。箱子里有很多股东和文物。据说中远在这之后对船员更苛刻了。前段时间中远成立了泛亚航运,近洋航线全部纳入泛亚。中远集运的主体是专门做好全球远洋航线的。中远也是当代中国航运业的黄埔军校。航运界很多想做大的人都从中远服务过。这个现象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中远就像一块肥肉。有能力的愿意咬一大口,在别处慢慢吃。中远创造了多少百万富翁,不得而知。
5.铁兴扎化:P & amp;o和Nedlloyd本来是两家公司,P & amp;阿是著名的“半岛和东方”。学过海商法的都知道“喜马拉雅条款”(该条款印在每张提单的背面),最早的案例就是这家公司出的。1997年(好像差不多是这个时候),两家公司拿出了集装箱业务,与铁兴扎化成立了合资公司。这家公司坚持欧洲工艺的稳健风格。虽然它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地方,但也没有让人讨厌的缺点。不像马士基,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所有的规则都要自己遵守。事实上,航运市场不景气的时候,马士基是损失最大的。铁兴扎华这样的公司不一样,就一个字:稳!但是,P & amp;哦,它在2007年被马劳收购了。
6.菲达轮船:菲达的原名是CMA,意思是国家海洋什么的(A代表已经被遗忘的),现在菲达的全称是CMA-CGM。发生了什么事?有个帖子说CMA是法国公司,不错,但是CMA的老板是黎巴嫩人,也就是CGM的老板。达飞在历史上欠了CGM很多钱,所以被CGM收购了,但是达飞在业内的名气大于CGM,所以新公司的名字叫达飞-CGM。CMA是一家非典型的欧洲公司,管理方法非常优秀。这么说吧,在航运市场最低迷的时候,CMA的利润率和舱位利用率是排名前20的班轮公司中最高的。此外,达飞在资本运作方面也非常成功。除了达飞,达飞也被ANL(澳洲国家海运)收购了,但达飞的高点在于只收购了ANL干线业务,而部分港口和支线业务ANL则由万荣海运打理,也就是只需要肥肉,不需要骨头。CMA在非洲航线上也有优势。说CMA的时候请看具体原因。
7.加拿大太平洋:俗称CP,加拿大太平洋,CP是加拿大最大的铁路运营公司,国有。这家公司赚了很多钱。如果它能赚更多的钱,我们该怎么办?当然不会造MSC那样的船。MSC来路不正,而且都是现金,CP不用洗钱。于是它收购了一家航运公司,又收购了三家公司,加拿大航运、TMM和Lykes,合称为CP,但它们是分开上市的。对了,以上三家公司的中文名字分别是加拿大海运、墨西哥轮船和Lex。CP中国总代表和副总代表都是中年女士,香港人,魅力十足。
8.太平船务:新加坡太平船务与中国,尤其是中国交通部的关系很不一般。开放前,国内很多运不出去的东西或者到不了的地方,交通部都找来了,太平做到了。因此,开放后,太平是第一家获得国内经营资格的班轮公司。太平集团的业务分为三部分,即三个子公司,一是航运公司,二是集装箱厂(集装箱大楼),三是物流公司。太平也是家族公司。创始人,老先生(忘了),把三个公司交给两个儿子经营。
9.中国海运。这是1997,当时交通部通过行政命令强行合并大连、广州、上海三个海事局。美其名曰“中海集团”,总裁李是原中远集团副总裁、中国集装箱之父(时任上元总经理)。因为他每天都和他的表弟(中远集团前总裁、现任董事长陈忠表)打架,所以他很沮丧。1997年公司成立之初,李总裁就定下了发展目标:集装箱。广州海事局的几十艘散货船改造成集装箱船(现在中海湘字号的船都是当时激动系列改造的)。这些船又旧又破,固定资产已经收回,所以做一个固定资产成本很低。改造后以极低的租金(完全是象征性的)租给中海集运,既增加了运力,又降低了广海的成本。也就是*这些船起步,中海开始沿海集装箱运输和近海航线。趁着航运市场的低迷,租船市场的租金也很低,悄悄租了一批2000TEU以上的船,开通了欧洲和地中海航线,开始走向远洋市场。李总裁独特而老练的经营手法是必须的,中海的跨越式发展与李总裁的个人能力是非常分不开的。
10、OOCL
OOCL以前没用过这个名字。原名金山轮船公司,创始人是董浩云。可能大家都不认识他,但是大家都认识董建华。董浩云是他的父亲。1947年,董浩云的船成为第一艘到达大西洋彼岸和欧洲的中国商船。后来又以金山船务公司的名义继续发展定期客货业务。物流圈,物流专业毕业论文,中国,物流1969年,集装箱运输业兴起,金山轮船更名为东方海外集装箱海运。当时的“胜利”级船只只能装载300标准箱,无法与今天的超级巴拿马远洋集装箱船相比。在2003年第二季度,两艘超大型船舶的投入使用将使OOCL集装箱船舶的最大吞吐量达到7,700标准箱。1982年,董浩云先生去世,其子董建华先生掌管OOCL母公司OOCL(国际)有限公司(简称“OOCL”)长达14年。1996年,董建华先生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后,他的弟弟董建成先生接任OOCL主席。
11、韩进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才与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因此,韩进于1993年在中国上海、天津、大连、青岛、北京等地设立了代表处,在中国大力开展业务活动。然而,韩进仍然是少数几个最早进入中国航运市场的外国航运公司之一。时至今日,韩进已经发展成一个很酷的动作,那就是从1997成功收购德国胜利船务公司80%的股权。胜利船务在欧洲拥有完善的服务网络和忠实的客户群。这样韩进在地中海和欧洲航线上就有很大的优势,并且拥有。
实际上,韩进海运只是韩进集团的一部分。韩进集团以海运、陆运和空运为核心业务,然后重点发展物流相关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现已成为运输机械设备制造商和信息通信服务供应商。大韩航空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名字,对吗?因为与韩进集团的联系,大韩航空是世界上唯一集陆运、海运、空运于一体的货运公司。这是他们“天桥”的独特优势。“空中桥梁”是通过海陆空三种交通方式的合作体,提供破纪录的连接时间和优质的价格。通过韩进陆路运输公司、韩进海运公司和大韩航空的共同努力,这项服务可以节省高达65%的一般空运费用。现在,这种“空中桥梁”为中国大陆和亚洲其他目的地提供了最短和最经济的路线。大韩航空作为韩进集团航空运输部的先行者,正努力成为21世纪世界顶级航空公司之一。
12、NYK
(日本邮船株式会社)其实很好,甚至有机会超越马士基。
NYK的滚装和散货业务在业内名列前茅,NYK的滚装船队规模全球最大。同时,NYK的散货船和油轮船队也是世界第二,大部分滚装运输是他们汽车的出口,其中很大一部分份额是中国。
13.APL语言
大家都叫“美国将军”,其实是新加坡控制的。1997 17年4月3日,新加波NOL与美国APL正式签署协议,NOL将收购APL全部股份。NOL将总共拥有***113艘船舶,包括APL的全部产能,总营业额超过40亿美元。这样,NOL从原来的排名15跃升为世界第五大航运公司。
APL长期从事运输和物流业务,是美国最好的航运公司之一。它在跨太平洋航线上有着不容置疑的地位,在亚洲航运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太平洋航线是NOL的发展目标,APL的加入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NOL与APL合并的最大好处在于其庞大的品牌资产和国外市场。合并后,APL仍保留公司名称和公司标志,管理部门仍设在奥克兰,船队继续作为美国船运营。不仅如此,NOL还将其集装箱船队纳入APL名下,以APL的名义参与市场竞争。据相关统计,APL的销售退货率已经达到16.8%。
如果把时间往前推十年,APL也会引起业界的关注。受其太平洋航线业务增长喜人的鼓舞,APL订购了第一艘4300 TEU“C-10”级集装箱船,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但由于该系列舰体过宽,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再次引发批评。即便如此,由APL此举引发的建造巨轮之战自此愈演愈烈。
14.YML
阳明非常重视员工的成长。据说在阳明上班不用打卡上下班。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用阳明的话来说,“有优秀的员工,才有进步的阳明”。
待遇也比较爽,至少他们的人力资源管理是这么宣称的:
丰厚的薪水,让同事们没有后顾之忧。固定年薪65,438+04个月(含端午、中秋、春节两个月奖金* * *),按年度盈余分配工作贡献奖金和员工奖金。员工持股信托-购买公司股票的固定补贴。退休和养老金制度优于法律。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三天礼物,劳动节礼物和生日礼物。完善的福利:鼓励同事实现工作、家庭、休闲的平衡发展。有登山、摄影、瑜伽、保龄球、烹饪、篮球等26个专业教师俱乐部,都是同事组建的。他们每年举办两次国内和海外游(分别在春季和秋季),还提供国内外自助游补贴。除了特殊的年休假,他们还有每年五天的带薪病假,子女教育补贴和奖学金。每结婚十周年赠送纪念金饰,以关注其身心健康和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定期检查空气和饮用水的质量。公司设有健身房,配有健身器材、羽毛球、台球等设备。有一个员工食堂,为同事提供健康营养的午餐。公司统一为同事投保团体意外险,并为30岁以上的同事提供定期免费全身健康体检。注意,上面说的是从中国台湾的总部到中国大陆的阳明分部很难归类。
事实上,YML与中国交通部的关系也很特殊,因为YML以李鸿章为创始人,是招商局去台湾省的产物。所以YML和招商局的关系也是特殊的。(中国大陆招商局在交通行业中的地位应该是无以言表的。)可惜的是,YML多年来一直是台湾省的“国企”,首要任务是保证“国家”的运输需求。尤其是确保在战争情况下能够保障“国家”的战略运输需求。所以多年来YML的经营策略并不是市场化的。而且因为是台湾省政府的企业,在大陆的投资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直到近几年开始股份制改革后,才首次在韩国订购8000TEU超级船(此前台湾省规定YML只能在台湾省的中国造船厂订购船厂)。
15.K.L
如果有人要问谁的柜子最火,恐怕就是这个了。
红盒子外面,大大的“K”格外醒目。引号里有强调,因为这个“K”代表三个K,即“川崎基森株式会社”,翻译过来就是“川崎汽船公司”。所以你也可以用“KKK”来代表这家公司。
虽然K.L与NYK、MOL并称为日本三大船公司,但一般都比较低调,这并不影响其扩张。K.L .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航运公司之一。1987,中贸集团在中国成立。1995年4月,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开始拓展在中国的业务。
随后,川崎汽船先后在中国大陆主要城市大连、青岛、天津和深圳设立了分公司,并在南京和苏州设立了八个办事处。目前已获得政府相关部门批准,在广州和厦门的办事处升级为分公司,而厦门的处理能力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K.L .的领导特别强调航运公司对社会的贡献,特别是遵守法律和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性,以确保为客户提供可靠可靠的服务。值得一提的是,K.L .并不是一家纳税很多的企业,但却被上海市国税局授予A级纳税企业称号。K.L .在公司内部成立了一个审计小组,其主要任务是监督公司的运营部门按照中国法律开展业务。他们负责核对K.L .出具的每一张提单,核对运费率,每一个合同条款,收取的运费金额,确认自己的生意是否真的合法。
16.摩尔:
MOL在中国有130年的航运经验。从1878,汽船“秀吉丸”从日本九州三池运煤到中国,MOL开始了它的中国之旅。自2002年以来,MOL制定了一个三年扩张计划,其主要目的是在中国大陆设立更多的营业网点。今年7月成都办事处的成立,意味着这家国际知名航运公司正式进入中国大陆的货运市场。据悉,随着成都办事处的成立,MOL在中国已有24家分公司和办事处。班轮业务方面,MOL中国成立初期,主要收入来自为MOL总部从集装箱班轮业务代理处获得的佣金。当时,佣金收入几乎构成了MOL中国65,438+000%的收入来源。如今,MOL在中国的非班轮运输业务日益增长,但公司来自班轮运输的收入仍占总收入的90%以上。目前,MOL已经运营了20多条连接中国的航线。在非班轮业务方面,MOL中国在油轮、汽车船和散货船运输方面的业务有所增长,其中MOL与宝钢连续签订了四份铁矿石长期运输合同。MOL在中国设立了专门的部门负责汽车运输业务,不仅包括CKD的集装箱运输和物流业务(全部是散装件),还包括汽车运输服务。“MOL已投资800万美元与中外运* *成立中外运-商船三井海运有限公司作为合资企业,专门从事汽车滚装运输业务。中外运集团持有新公司51%股权,MOL持股49%。此外,MOL将与另一家中国公司和两家日资企业成立另一家合资公司,专注于中国的汽车和零部件物流业务。物流方面,和NLC一样,在中国开通了保税卡车运输服务。该业务的具体操作由其子公司——上海华嘉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完成,该公司在华东地区经营10辆保税货车,已经过海关审核。而且这些车辆都配有GPS设备。这项新的卡车业务将使MOL物流公司能够提供独立的保税运输服务,从而充分利用其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仓库。
17.,SNL外运。
众所周知,中外运被视为最重要的国际货代之一,其实力可见北京奥运会的高级赞助商。事实上,该集团不仅从事物流行业,而且在亚洲运营着一支规模可观的船队,拥有多条航线。
作为中国海运的代表,中远早已进入世界十大船公司,CSCL也突飞猛进进入前十,而SNL似乎还在世界知名船公司行列之外徘徊。
尽管如此,SNL仍然自称是中国第三大远洋运输公司。其核心航线主要分布在进出中国、日本和韩国的亚洲,在大陆、韩国、香港和美国西海岸之间也有跨太平洋每周航线运营。2002年底前,SNL与H.J .合作经营亚欧航线,但因航线状况不佳而决定取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此后这条航线的贸易变得非常强劲,去年还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18、数控
走在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CNC的logo。“中国网,广阔天地”这句话也是一句相当著名的广告口号。有一次路过厦禾路,我故意指着银行中心楼下的方形广告牌给船东看,船东摇了摇头——这个CNC不是那个CNC。
言归正传,李政航空成立于1971。其总部最初位于台湾省高雄市。以唯一的“国利”船经营高雄至香港定期航线,并在台北设立办事处,代理外国航空公司推广国内船员雇用业务,为40余家外国航空公司提供船员雇用服务,雇用船舶140余艘,船员近5000人。
19.RCL
和CNC一样,RCL在国外也是专家。
早先是从跑支线的小船开始,也就是把货物从泰国转运到新加坡,装上母船。开通两三年后开始走干线,主要是泰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地区。1994期间,RCL首条干线驶入中国,运行上海-香港-曼谷-香港-上海一线。截至目前,国内已形成七大目的地:青岛、天津、上海、宁波、厦门、广州、深圳。目前运营模式是北方走干线,包括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走南方的支线,包括厦门、广州、深圳,把货运到香港(好像厦门也走干线)。
作为泰国最大的海运集装箱班轮公司,RCL将优势定位于离岸航线。RCL与SNL、CMHK、COSC等多家大型船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RCL和COSC合作了20多年,在新加坡转运了COSC。因为RCL船比较小,600TEU到2500TEU不等,转船比较灵活方便。那些大船不可能为了几个集装箱驶进驶出短程港口,所以成本会很高,一些中小港口也驶不进去。因此,RCL的竞争策略是合作,弥补自己的不足,达到双赢的效果。
20.ZIM(由star运送)
ZIM1945成立。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因为我个人觉得他们的服务不好,尤其是船期很不稳定。刚开始出货的时候,第二张票就栽在ZIM手里,导致我陪了300多美元。我们不谈这个了。这伤害了我的感情。
目前,ZIM运营着80多艘船舶,大部分是集装箱船,其中20艘为自有船,包括现代重工在2004年初建造的4900TEU巴拿马级集装箱船。。集装箱船上还有5个3351TEU,8个3834TEU,5个4992TEU。
ZIM最早的船是凯德玛号,属于英国海军,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挂着一面七星旗,后来成为星星的象征。
ZIM发展集装箱的重要一步是1970。当时的领导人摩西·卡什提(Moshe Kashti)做出了重大决策,调整了公司的发展方向,研发更适合现代运输的集装箱。他从意大利和德国订了六艘集装箱船,开始了专业化的集装箱运输。摩西·卡什提死后,他的继任者耶胡达·罗特姆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开辟了远东航线、美洲航线和欧洲航线三条重要航线。至此,ZIM的全球交通已经形成。
21.WHL·万海
WHL于2月24日在台湾省成立,1965,初期业务主要从事台湾省与日本、东南亚之间的原木运输。1976台湾省经济由农业转为工业化后,出口大增,亚太地区经济也开始蓬勃发展。国际航运已转向大型化和集装箱化,因此WHL将原来的原木船改为全集装箱船,开始从台湾省向日本运输集装箱。
22 . SITC(海丰集装箱运输)
走过日货[URL = JavaScript:;]朋友[/url]对海丰一般都不陌生!
海峰是做货运代理起家的。时至今日,海丰的货代业务一直发展的很好。海丰这几年发展很快,真的是中海公司中的典范。
海丰成立于1991,当时叫山东国际货运代理公司,SITC是其英文名的缩写。1992年,海峰与东力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山东国际集装箱储运有限公司1993年,海峰买船,开始集装箱运输。当时正赶上山东对日韩出口增加,很快与韩进合作开通韩国航线。业务量迅速扩张,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大踏步前进,尤其是在日本!